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94节(1 / 2)

  “朕想对岭南王说得第二件事儿,就是……朕驾崩之后,你准备怎么办?”

  崔耕更是一阵无奈,道:“微臣既不想与朝廷的大军作战,也不想坐以待毙,不知陛下何以教我?”

  “朕教不了你。只是想告诉你……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若果真与朕那逆子战起来,千万小心,莫让胡人趁机占了便宜。否则,你恐怕难逃千古骂名。”

  “胡人?”

  李旦所指的,是指突厥、吐蕃或者新罗、扶桑。的确,李旦一死,崔耕就失去了大义,若再引发胡人入侵,崔耕在历史上的名声,恐怕还不如安禄山呢。至少,人家安禄山本身就是胡人,要求不能太高不是?

  但是,经李旦这么一提醒。崔耕想到的,却是大食!

  其实,无论突厥还是吐蕃,其国力远不如大食强大。当初,恒罗斯之败后,大唐没有找回场子,就是因为安史之乱,大唐无力东顾。从那以后,西域百国渐渐落入大食之手,影响极其深远。后世的人们痛恨安禄山史思明,这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李旦总会死,崔耕和李隆基之战似乎难以避免,其规模未必就比安史之乱小了。似乎,崔耕的千古骂名,也无法摆脱!

  不行!这种事儿绝不能发生!

  崔耕辞了李旦,连想了三天三夜,将众位心腹,乃是卢若兰、李裹儿、俞铃等人都召集起来,宣布道:“本王心意已决,要往大食一行!”

第1295章 临行三准备

  “万万不可啊!”

  呼啦啦!

  别说崔耕的众心腹了,就连一向与他平起平坐的三位正妻,都齐齐跪倒在地。

  不是因为崔耕这些年威风越来越大,而是吓的!去长安单单是人祸而已,而去大食,却还要经过两万八千里的大海,实在太过危险。莫看俞铃的船队去大食贸易,她本人可没去过。

  若崔耕出了什么三长两短的,不仅卢若兰等人要做寡~妇,就是整个岭南道都有倾覆之忧。

  崔耕长叹一声,道“都起来吧,我就知道会这样。”

  俞铃一阵阵后怕,道:“你先答应我们,绝不去什么大食。”

  “呃……大家听我说,本王实在有非去不可的理由。首先,就是海贸。若本王不插手的话,咱们与大食的海贸就完了。”

  “我们宁可不要这个钱!”

  “不要钱,咱得要脸不是?”崔耕语重心长地道:“太上皇时日无多,若我岭南道与朝廷开战,大食趁机占了西域诸国怎么办?”

  俞铃道:“你不是说……不答应阿布的条件?把他杀了,绝一后患吗?”

  “那是本王想左了。”崔耕道:“若我大唐实力强盛,未必没有可与阿布争锋之将。不说别人,封常清、郭子仪、张守珪就很不错嘛,就是禄山假以时日,都未必在阿布之下。但是,即便没有阿布,我大唐实力弱了,大食随便派一员上将,也能尽取西域诸国。”

  卢若兰道:“我就不明白了,西域诸国丢了就丢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能值得你轻身犯险?”

  崔耕正色道:“也许现在来看不重要,但若因我之过,丢了西域诸国。千百年后,我定然难逃国~贼之名。”

  “但你去了大食,大食就衰落了?”

  “当然不可能。大食乃是与咱们大唐并立的一个大国,哪是那么容易衰败的?本王这次去大食,一是解海贸之危,二是,看能不能对大食的国政造成影响。大食未必一定要往西扩展,往东,往南,甚至征服天竺都是可以的嘛。实在不行,能做到知已知彼,也是好的。”

  ……

  崔耕对答如流,又“一向正确”,渐渐地,人们竟然有被他说服的趋势。

  俞铃见不是事,继续劝道:“先不提大食人对咱们唐人不怀好意,光这万里海路,就危险无数。若是……若是……在海路上有什么差池,不就死的太憋屈了吗?”

  崔耕道:“海路当然有危险,不过,也不是像你想得那么严重。比如,之前我发明了指南针、望远镜、水密隔舱术,令海航的危险大降。至于这次,我更是准备做三点改进……”

  崔耕当然是惜命的,将后世各种航海经验仔细思索,临时抱佛脚,对自已此行,做了三条安排。

  第一个准备,就是招呼一行和尚与自已同行。一行和尚原名张遂,当初在魏州,和崔耕相处还算愉快。

  此人天文地理算数无一不精,有他在船上,通过各种计算,迷航的概率大大降低。

  当然了,人家一行不能白来,崔耕准备以“远洋迁星术”勾~引之。所谓远洋迁星术,就是在茫茫大海上,利用天上的多颗星星,确定自已的位置。

  当然了,这得经过多次测量和校对,形成一本,后人根据这本书,才能施展远洋牵星术。

  按照正常的历史,得到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远洋牵星术才会问世。

  崔耕借以勾~引一行和尚的,就是带着他远航,让他和自已的弟子们,来完成这本书,千古留名。

  一行都当了和尚了,可不就这点追求吗?

  崔耕所做的第二个准备,就是防止疾病。若是因为一场莫名其妙地传染病,死在了船上,那上哪说理去?

  对这个他没什么特殊的办法,除了种牛痘防天花以及一些准备一些常见的药物之外,他让人在盛淡水的箱子里面,垫上了银箔。

  银离子可以杀菌,可以大幅度减轻人们染病的可能性。

  这听起来非常奢侈,其实也用不了多少银子。银有良好的延展性,一艘几千石大船的水箱,也就是花费几两银子罢了。

  崔耕做的第三个准备,就是防止坏血病。

  这玩意儿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引起的,解决的办法很多。最简单的法子,喝茶,茶叶里就有维生素。

  莫看这个法子简单,在这个时代却是一个创举。

  道理很简单,泡茶得要较高温度的水,这年头又没有良好的保温设备,难道每喝一次就烧一次水?所以,不是富贵人家,是没有茶水喝的,也没那个习惯。

  崔耕买了一批茶叶,规定每次吃饭之后,统一烧水喝茶,就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