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941节(2 / 2)

  “怎样?”

  “除非准我动刑。”

  “不行!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但不动三木,谁知道尔等说得是真是假?”

  ……

  就这样,张守珪和郭子仪又争论起来。

  崔耕见不是事,轻咳一声,道:“二位,二位,请听崔某人一言。”

  “崔兄想说什么?”

  “呃,你们二位在这空对空,也辩不明白。我先说个个人看法儿,这事儿应该不是郭兄弟干的。”

  张守珪怒道:“你偏向他!”

  “非是偏向,关于二位的军纪,我都听说过。你们都带本部到过九曲之地吧?郭兄弟曾经对手下们说,九曲之地本我大唐所有,只是朝廷一时糊涂,割给了吐蕃人。所以,九曲之地的子民,乃是我大唐的子民,不可伤害。所以,他只是袭击吐蕃的辎重部队,从未对平民百姓动过手。而张将军的手下……听说可是在九曲之地发了不少横财呢。”

  “那……那又怎么样?”张守珪着急道:“九曲之地都是些杂胡,到底心向哪边,那可不一定!不,说明白点儿,他们只忠于本部,既不想附唐也不想归属吐蕃,只是力量不足以自立罢了。”

  崔耕摆了摆手,道:“张将军别着急,崔某人不是指责您,而是说……郭将军连杂胡都不愿意伤害,又怎么可能对我大唐子民杀良冒功呢?”

  其实张守珪心中也有些怀疑,要不然他也不会和崔耕、郭子仪一起到帐~篷里来了。

  张守珪哼了一声,道:“空口无凭,总不能你姓崔的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这事儿就过去了吧?”

  “当然不是。”崔耕沉吟道:“让一个孩子说谎的难度太大,而且很容易露馅儿,但刻意误导就简单多了。不如……咱们一起去趟梁家庄,看看有什么线索?”

  张守珪和郭子仪对视了一眼,齐声道:“如此也好。”

  ……

  计议已定,三人出了帐~篷,去见王海宾。

  当然了,他们没提翠如的事儿,只是请假,说要去渭源县梁家庄一趟。

  王海宾眼前一亮,道:“您们来得正好,咱们先锋营派派往渭源县的几支小队都失了消息。现在崔炎(崔耕的化名)和子仪带着本部人马一起,走一趟渭源县吧。记住,万事小心!”

  “遵命!”

  崔耕和郭子仪的兵马加在一块儿是三百人,张守珪既然要和他们一块去,也带了三百人同行——防人之心不可无,若这二位在僻静之地起了坏心,他上哪说理去啊?

  简短截说,一个时辰后,崔耕、郭子仪、张守珪一行六百余人,快马加鞭,往渭源县梁家庄方向而来。

第1224章 红娘名秋月

  渭源县的县城,现在还掌握在唐军的手里。但乡村就是双方游骑大展拳脚的地方了,局势非常复杂。

  听说此地有几支唐军小队失踪,郭子仪等人的首要目的又是查案,就专挑小路走。

  好在张守珪就是在渭源县长大的,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一路上没遇到什么吐蕃兵,非常顺利的来到目的地。

  “喏,就是这里了。”张守珪伸手一指。

  崔耕举目望去,但见此地就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模样,只是不见炊烟袅袅,不闻儿童哭闹,只有几只野狗的吠声相闻。

  大家翻身下马,进了村内。

  这里最好的宅子,就是梁万顷的老宅了,足有三进院子。在张守珪的引领下,大家进了梁宅,仔细搜索。

  不过,可惜了,没什么明显的线索。

  张守珪、郭子仪和崔耕继续往里走,最终到了一间布颇为素雅的卧房内。

  当然,此时这间卧房已经被弄了个宽七八糟,一张胡床上还有道道血迹。

  张守珪盯着郭子仪的眼睛,沉声道:“据说,翠如就是在这儿被杀的。想必……她在天有灵的话,冤魂就还没走远。姓郭的,你怎么想?”

  郭子仪冷哼一声,道“张将军的老相好死了,按礼节,某当然要志哀。但是,你指望某做贼心虚,还是死了那条心吧!”

  “哼,最好如此。”

  张守珪也没指望能从郭子仪口中诈出点什么来,无非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罢了。

  见郭子仪死不承认,他一摆袍袖,就往外走。

  可正在这时——

  吱……吱扭扭……

  一阵轻微的响声从胡床下响起。

  “嗯?”

  郭子仪心头一震,飞起一脚,将胡床踹翻,抽出随身的宝剑,沉声道:“什么人?”

  崔耕和张守珪也循声望去,但见胡床底下裂开了一条缝儿。那缝隙越来越大,渐渐地一个女子的头颅露了出来。

  其人看年纪在三十左右,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