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889节(1 / 2)

  崔耕一摆手,就有人将王毛仲押下去,一五一十地打了起来。

  啪!啪!啪!

  棍棍到肉,全无徇私之处,可以想见,打完了之后,王毛仲就算不残废,也得几个月下不了地。更关键的是,打在王毛仲的身上,痛在李隆基的脸上!

  六十军棍后,李隆基的面色阴沉无比,道:“不管怎么说,我大唐自立国以来,一千藩兵入京城从无此例。冀王有“青天”之名,不会如此不识大体吧?”

  崔耕道:“那依太子之见呢?”

  “藩兵人数不能过百。”

  “不能过百?也好。”崔耕点头道:“那就留九十九人和本王入城。其余人等入石桥驿休整如何?”

  “理应如此。”

  当即,众藩兵分为两队,一队入城,一队往回走,秩序井然。

  李隆基见状,一股阴霾从心头涌起。

  很显然,崔耕这两队人马的划分,是之前已经安排好了。换言之,他根本就没想带这一千蛮兵入城,今天发生的一切,都是他有意为之!

  自已觉得人家的行为不合常理,但结果却是人家狠削了自已的面子而毫无损失!

  这崔二郎智深如海,行事如此难以测度,自已和父皇之前的谋划,能成功吗?

  ……

  ……

  南诏宰相张建一,吐蕃宰相玛祥仲巴杰,被关入了大理寺,以待大唐天子的裁决。

  九十九名蛮兵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李隆基不准崔耕带入府中,而是让他们在金亭馆驿安置。

  崔耕以约束这些蛮兵为名,把张灵均支走,自已则回府和李裹儿团聚。久别胜新婚,一夜缱绻,自不待言。

  第二日,崔耕抖擞精神,上朝面圣。

  几个月不见,朝堂上又有变化。

  唐休璟终于熬不过岁月的侵蚀,病逝家中,原安西大都护郭元振继任为相。

  另外还有两个人补进了宰相班子。一个是曾和崔湜一起贪污受贿的岑羲,他是太平公主的人。另外一个人叫陆象先。表面上是经太平公主举荐为相,但脑海中有后世记载的崔耕明白,其实他是李旦的人。

  现在的宰相有十人之多,分别是:姚崇、宋璟、刘幽求、李成器、陆象先、崔湜、萧至忠、岑羲、郭元振。

  很显然,太平公主和李旦又扩充了实力,李隆基在朝堂上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

  今日乃是常朝,几件军国之事议完,宰相宋璟对崔耕发难道:“陛下,微臣弹劾剑南道安抚使冀王崔耕!他无诏返京,视同谋反。纵使陛下念及冀王往昔的功劳,也只能从轻发落,而不可不闻不问。否则,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李旦面无表情,道:“崔爱卿,你怎么说?”

  崔耕不慌不忙地道:“微臣承认无诏返京之罪,不过,此事实在是事出有因,微臣有下情回禀。”

  张说不以为然地道:“你是指露布飞捷之事?真是笑话!一名小卒即可办到的事儿,难道非你冀王亲自来长安不可?”

  “哪里,所谓露布飞捷之事只是个幌子而已,本王实在是另有一件大事,不得不亲自前来。”

  “到底是什么大事?”张说步步紧逼。

  他当然知道,崔耕是为曹昊的案子回来的。但他确信,崔耕只要爱惜羽毛,就绝不会把此事拿出来讲——你不是人称崔青天吗?你不是为民做主吗?怎么到了自已小舅子这,就要徇私枉法了呢?

  至于说,崔耕要钱不要脸了……那更好,用聚丰隆的份子换崔耕的名望,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说白了,李显和韦后倒行逆施,万民寒心,李重福如今割据天下的正义性在哪里?还不是崔耕忠义无双,扶保先帝的血脉吗?

  只要崔耕“青天”的名望一去,民心就尽归于李旦了。

  然而,崔耕的回答,却大出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只见他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道:“启禀陛下,微臣弹劾殿中侍御史杨汪昏聩无能,冤死了故雟州都督张审肃!”

  “杨汪?张审肃?”

  说白了,杨汪、张审肃都是小人物。尽管杨汪经常参加朝会,但都是敬陪末座,大家对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一阵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但张审肃本人却不干了,高声道:“张审肃谋反之事证据确凿,冀王你想借此案掩饰你擅自回京之事,可是错打了如意算盘!”

  “哼,证据确凿?我看你诬陷张审肃之事才是证据确凿!你看看,这是什么?”

  啪!

  崔耕将陈篡仁的供状,扔到了杨汪的面前。

  就在杨汪看供状的时间里,崔耕将杨汪、陈篡仁、张审肃之间的纠葛,简要地介绍了一遍。

  给张审肃平反,其实李旦毫无压力。这个案子虽然是杨汪办的,但最后拍板的是李显和当时的宰相宗楚客。他们误杀忠良,岂不是更凸显唐隆政变的正义性?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么容易给张审肃翻案,自已岂不是帮了崔耕一个大忙?

  李旦一使眼色,给了自已的心腹姚崇。

  姚崇会意道:“就算确有此事,冀王只需上表为张审肃鸣冤即可,用不着亲自返京吧?”

  崔耕理直气壮地道:“当然用得着!如今张审肃的两名幼子,一个七岁,一个九岁,俱皆被流放岭南道。岭南比雟州也好不了多少,少人烟多虎豹,瘴疫伤人,成人不流放尚且十死二三,何况两个小小的孩童?若没有本王督促此案,那两个忠良之后在这段日子里枉死了怎么办?难道你姚相就乐见忠良绝后?”

  “这……”

  姚崇被驳了个哑口无言,转移话题道:“先莫说什么忠良之后,陈篡仁如今在冀王的手中,他的一面之词,不可尽信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