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870节(2 / 2)

  崔耕终于对这位牛刺史正视起来,道:“敢问牛刺史……你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履历?”

  “在下牛仙客,今年三十七岁,泾州鹑觚人,原为鹑觚县小吏,历任鹑觚主簿,安元县县令,雅州录事参军等职,逐渐积功至戎州刺史。”

  “牛仙客?”

  崔耕听了这个名字,顿时对他之前所言的戎州能拿出二十万贯钱来,再无怀疑。

  这牛仙客日后做到了大唐宰相,凭借的就是理财之能。

  据说,他由河西节度使,改任朔方军行军大总管时,河西节度使之职由崔希逸接任。崔希逸发现牛仙客为官府积蓄的财物,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非常可观。

  于是,崔希逸主动上表,为牛仙客请功。

  唐玄宗便命刑部员外郎张利贞前去核实。张利贞经过调查,回奏朝廷称,河西确实是仓库盈满,器械精劲。

  唐玄宗大悦,欲以之为相,但遭到了当时宰相张九龄的反对。张九龄认为,牛仙客乃边疆小吏出身,读书不多,不堪为国家宰相。

  但是,另一位宰相李林甫却言道:“只要有才识,何必满腹经纶?天子用人,有何不可?”

  最终,牛仙客成功为相,张九龄却被罢免了宰相之职。

  牛仙客为相,开创了两个先例:其一,由一镇节度使直接入朝为相。其二,因为善于理财而为相。

  至于他为相之后的表现……怎么说呢?他不敢和奸相李林甫硬抗,表现的唯唯诺诺,当时人们对他评价不高。

  但是,他在关中地区推行“和籴法”,以比时价高二三成之价收买粮食,并停运当年江淮应输京师之租,从根本上解决了长安粮荒问题,堪称能吏。

  总而言之,这是个善于理财,没什么锋芒的老实人。

  崔耕现在越看牛仙客越是欢喜,对众人道:“本官对牛刺史所言的,能捐输军资二十万贯,毫不怀疑。既然被评为中州的戎州都愿意出钱二十万贯了,那么……你们呢?出太少了,不合适吧?”

  “我……我们……那当然不合适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有牛仙客这个标杆立起来,大家当时就不敢哭穷了。

  原来是权怀恩打头,法不责众,大家哭两声就哭两声吧。但是现在,大家再哭穷,那就有铁了心与崔耕为敌的嫌疑了。

  真当灭了契丹,杀了故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姚寿,和当今天子分庭抗礼的崔耕,是什么善茬啊?

  当即,除了益州的权怀恩以外,其余各州努力报效,凑了三百万贯军费出来。

  虽然依旧不够评定蛮人之乱,但应付一阵子军费,已经毫无问题。

  权怀恩的面色无比难看,冲着牛仙客寒声道:“牛刺史一向老实,今日却如此跳脱,莫非是被高~官厚禄迷了眼?小心有命挣,却没命享受啊!”

  崔耕却是微微一笑,道:“权长史不必为牛刺史费心了。只要本王还活着,牛刺史就稳如泰山。”

  “哼,说得好听!”

  话不投机半句多,权怀恩起身,拂袖而去。

  ……

  ……

  经过这么一场会议,牛仙客就算彻底打上了崔耕的标签。

  当日下午,牛仙客又带着一些礼物,主动拜访。

  崔耕从直觉上就感到不对,牛仙客是个老实人,大部分时候属于随波逐流的状态。他今日急于站队,着实没什么必要。现在又如此奉承自已,更与他的性格不符。

  略微寒暄了几句后,崔耕将伺候的丫鬟仆役摒去,道:“牛刺史,现在没有旁人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儿了,要求到本官的头上?”

  噗通!

  牛仙客跪倒在地,道:“冀王您猜的没错,仙客确实有要事相求。您若是答应了,就算要我做牛做马,某也毫无怨言啊。”

  “哦?到底是什么事儿?说来听听。”

第1126章 雟州有冤案

  牛仙客又磕了一个响头,道:“还请冀王为原雟州都督张审肃伸冤……”

  然后,他将两年前发生的一件冤案娓娓道来。

  当时,张审肃手下有一个部将叫陈篡仁,贪污军饷,被抓了个正着。

  不过,雟州乃大唐的边疆地区,汉人少蛮人多,经济不发达又多瘴疫,但凡有点能力的官员都想往内地调,对地方官的节操不能要求太高。所以,张审肃只是打了陈篡仁三十军棍了事。

  但是,陈篡仁却怀恨在心,向朝廷诬告张审肃“冒战级、私佣兵”,意图不轨。朝廷知道后,派监察御史杨汪前去调查。

  就在杨汪走到半路的时候,陈纂仁又进一步诬告张审素与其属下董堂礼合谋造反。

  于是乎,杨汪下令,将张审素暂时关押在雅州监狱,再慢慢调查。

  其实这时候还没定张审素的罪,只是将他调离驻地,以防不测而已。但是,董堂礼一个大老粗可不懂这个,他就明白,自已的老大陈篡仁因为诬告被抓了,自已恐怕也得步其后尘。

  于是乎,董堂礼带着七百官兵哗变,抓了监察御史杨汪,逼迫他为杨审肃申冤。

  哗变等于造反,没过多久,周边其他的大唐军队赶到,杀了董堂礼及其部属,救了杨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