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854节(1 / 2)

  张仁愿仰天大笑,道:“崔相的计算也不算错。不过,很可惜,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漏算了一点呢。”

  “漏算?本官漏算什么了?”崔耕面色骤变。

  “你漏算了南衙府兵!”

  “我当是什么呢,六万南衙府兵,战力不强,不足为虑。”

  “不,崔相又想错了。”张仁愿伸出了两根手指,道:“其一,南衙府兵,不是六万而是七万,因为刚多了一万安西军。其二,南衙府兵虽然战力不强,但有安西大都护郭元振执掌,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啊?你说什么?郭元振到了?”

  “不错,正是!”

  说着话,张仁愿一使眼色。

  顿时,宫城之上,三支火箭飞空。

  “冲啊,杀啊!莫让崔耕跑了啊!”

  “斩杀崔耕者,赏黄金万两,封楚王啊!”

  “奉郭都护之命,陛下的旨意,南衙府兵特来平乱!”

  ……

  事到临头,崔耕反而出奇地冷静下来,笑吟吟地道:“口号倒是喊得挺吓人的,这是想把本官吓跑?没那么容易呢。”

第1098章 日用为说客

  崔耕这么说,当然是有自已的道理的。

  说一千道一万,打仗这种事,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现在,自已这方面是六万羽林军,俱皆为良家子弟,训练充分,装备齐全,兵强马壮。

  反观对方,一万的万骑兵,其战力大概相当于一万羽林军。六万南衙府兵战力不强,就算加上郭元振这一名将的加成,也只能相当于大概四万羽林军。再加上一万安西军,双方只能称得上势均力敌罢了。

  砍自已的脑袋?凭啥啊?

  郭元振要是真有信心,就该悄无声息地偷袭,而不是这么一通嘴炮。

  毫无疑问,他如此大张旗鼓,就是要动摇自已的军心土气。只要自已不上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当然了,顿兵坚城之下,外有疑兵,这个战略态势的确不大好。

  想到这里,崔耕拨转马头,冲着羽林军将土朗声笑道:“六万乌合之众,再加上一万安西军,大家怕不怕?”

  本来听了喊杀声,羽林军也有些心中不安。但见崔耕的态度如此从容,再仔细一想,顿时明白了过来。

  “怕个鸟啊,南衙那帮废物,我们羽林军一个能打十个!”

  “安西军一帮子乡巴佬,也敢来京城撒野?”

  “崔相您就下命令吧,咱们先灭了那帮废物,再攻入大明宫!”

  ……

  北衙军本来就看不起南衙军,更别提什么安西都护府的边兵了。被崔耕这么一鼓动,土气凭空增加了一成。

  崔耕见军心可用,双手下压,道:“虽然南衙府兵不算什么,但是大家也万不可掉以轻心。说直白一点儿,莫说是六万人了,就是六万头猪也不太好抓吧?今日大家都忙活了半宿了,不如先好好地休整一番,再灭了他们。诸将土!”

  “在!”

  “听本官的命令,入驻太极宫!”

  “喏!”

  长安实际上是有两个宫城,一为太极宫,一为大明宫。

  隋朝和大唐初建时,皇帝及后妃都是住在太极宫内。后来,李二陛下嫌太极宫太过低洼潮湿,就以为太上皇修避暑宫殿的名义,修了一个大明宫。

  结果,大明宫没建好,李渊就龙驭宾天了。

  从那以后,大唐的历代皇帝就是住在大明宫内,李旦也不例外。崔耕等人今日进攻的,正是大明宫。

  实际上,太极宫从军事角度看,无论防御还是进攻,都不在大明宫之下,只是略有些低洼潮湿而已。

  另外,太极宫对比大明宫有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前面就是皇城。

  朝廷三省六部等衙门,乃至重要仓库,都是在皇城之内。控制了这里,就算控制了大唐的行政机构。

  当然了,实际情况不可能是,崔耕一声令下,众羽林军就乱哄哄地往太极宫开进,得分个先后顺序,有开路的,有两翼保护的,有断后的。

  羽林军训练有素,各级军官都称得上称职,伏远侯郭恪更是老行伍,整个行动有条不紊。

  与此同时,郭恪又分出两万兵马,控制城内的战略要地。

  李旦这边有张仁愿、郭元振两大名将,当然也没闲着。

  待天亮的时候,崔耕的大军控制了春明门、延兴门、通化门、启夏门、景耀门、明德门,这六座城门,以及长安西市、皇城及西城内的军事要点。

  李旦的大军,则控制了安化门、延平门、金光门、开远门、芳林门、光化门,长安东市,京兆尹衙门,以及东城内的军事要点。

  总地来说,就是崔耕占据西城,李旦占据东城,双方对峙起来。

  至于文武百官呢?局势不明,大家都留在了家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