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702节(1 / 2)

  “当然是诸位京官儿未出嫁的女儿。”

  “然而,斋郎陪祭之后,依律都要授予官职。女子怎可为官?”

  “可先行记下,待那女子嫁人后,准许其丈夫的散官升一级。若女子的夫君并无官职,可直授七品散官。”

  “好,此言甚好,本相同意了。”

  韦巨源和祝钦明的一唱一和之间,就把整个计划完全挑明了。

  然后群臣,呃,大部分人就同意了。

  没法儿不同意啊,这相当于韦后跟自已做了个交易,以自已不反对她祭天为代价,换取自已女婿的官位。这个买卖干的过,自已怎么可能反对?

  再说了,自已反对,把这事儿搅黄了,那不就把同僚们都得罪了么?

  “……”群臣面面相觑,一阵鸦雀无声。

  魏元忠眼珠一转,朗声道:“微臣请斩礼部尚书崔耕以谢天下!”

  “啥?又是我?”崔耕道:“魏相,我没抱着您家孩子跳井吧?怎么又要斩我?”

  “呃……皇后亚献于理不合。你身为礼部尚书,不能匡正,难道还不该死吗?”

  说白了,魏元忠还指望向上次对付郑普思一样,把崔耕牵扯进来。让他力挽狂澜。

  但是,上次是郑普思的老婆第五氏主动招惹崔耕,这次韦后又没把崔耕怎么样,崔耕何苦出这个头?

  他摇头道:“魏相此言差矣,皇后当不当亚献,自有博学之人引经据典,加以考证。本官才疏学浅,焉敢置喙?”

  魏元忠怒道:“但你是礼部尚书,既在其位,焉能不谋其政?如此尸位素餐,何不辞官不做?”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崔耕也不干了,怒道:“你魏相还是当朝宰相呢?既认为皇后亚献于理不合,你不能匡正,是不是也尸位素餐了?为什么不请旨斩了自已?至不济,你怎么辞官不做?”

  “哼,辞官就辞官?老夫辞官,你也辞?”

  “我……”

  崔耕还真被魏老头叫住阵了,暗暗寻思,魏元忠啊,魏元忠,你的敌人是韦后,跟我较啥劲呢?

  嗯?有了,我明白了。

  在历史记载中,魏元忠见朝政昏暗,就自请回乡扫墓祭祖,想躲开这场风波。他该不会是见我不能阻止韦后亚献,心灰意冷,借势脱身吧?

  但是,魏老头你脱身就脱身吧,拿我当垫背的,是不是太厚道了一点?这可叫我如何回答?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武三思却看出了便宜。

  他本来就想在这场朝会上借机搬倒崔耕——崔耕既不能反对韦后亚献,又不敢公然支持,两头不是人,本来就很容易攻讦。

  现在可好,自已还没说话呢,魏元忠竟然主动谈及了此事,简直是想瞌睡来了枕头!

  他出班跪倒,道:“崔耕的学问不够精深,的确不适合担任礼部尚书之职。微臣以为,陛下为爱护崔耕计,应为为他调换新职。”

  李显皱眉道:“那崔爱卿既不为礼部尚书,该为何职呢?”

  “比如,中书门下平章事。”

  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宰相,按说是给崔耕升之职了。但是,且慢,崔耕没有了礼部尚书之职,单单一个宰相有啥用?

  要知道,其他宰相都是有兼职的,比如魏元忠就身兼兵部尚书,唐休璟身兼辅国大将军、尚书省左仆射,连武三思身兼工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

  很显然,这是明升暗降。

  “这……”李显微微一顿。

  韦后却迫不及待地道:“本宫以为这个提议不错。那依德静王之见,何人可继任礼部尚书呢?”

  “工部侍郎韦温怎么样?”

  韦温的才学当然非常一般,但是,他是韦后的亲叔伯哥哥,论起关系来,可比宰相韦巨源可近多了。

  韦后看向李显道:“臣妾以为,韦温可继礼部尚书位,陛下觉得呢?”

  李显无奈道:“朕准了。”

  魏元忠道:“微臣年老体衰,请乞骸骨,还望陛下允准!”

  “不准!”李显对这个忠心的老臣子还是颇有感情的,坚决拒绝。

  魏元忠只得退而求其次,道:“微臣离家多年,想回乡为父母扫墓,请陛下允准。”

  这个理由倒是非常正当,李显道;“朕准了,魏爱卿离家多年,回乡之后肯定颇多应酬。朕特赐你白银千两,以散乡党。另外,赐爱卿赐锦袍一领、并给千骑官四人,充任随从,以壮行色。”

  这就让魏元忠富贵还乡了,锦袍、千骑官都是给他撑面子的,白银千两不在于钱多少,也是起到类似的作用。

  魏元忠一阵感动,再次叩头谢恩。

  ……

  ……

  接下来的日子里,韦后成功亚献,心满意足。

  李隆基作为临淄王,也奉诏回来参加了南郊祭天。然后,不知何故,他就称病在长安赖了下来,不再前往潞州。

  崔耕虽然身兼宰相、扶阳王二职,但没什么实权,干脆称病不朝,分外清闲。

  这一日,他正在家中闲坐,宋根海领了两位客人进来,道:“大人,您看看,这是谁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