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695节(1 / 2)

  即便他不得不把这个装置造的巨大无比,即便这个装置能持续运行的时间不长,但是,只要他真的不靠人力送出凉风,在这个年代就如同神迹一般。

  杨崇仁赞叹道:“扶阳王造的这个……呃,清凉扇,真是神乎其技啊,恐怕也只有古代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才能与之相提并论了。”

  崔耕道:“能否与诸葛孔明相比,暂且不论。但本官以此物抵上一宝,杨老爷子可认?”

  “认,当然认了。”

  “这不妥吧。”郑云还是有些不大服气,道:“崔相造的这个玩意儿的确不凡,不过,它傻打黑粗,焉能和十大宝物相提并论?瞧瞧本公子的自暖杯,再瞅瞅临淄王的暖玉鞍,那算是一路货吗?”

  “你傻啊!”宋根海不屑道:“你那个什么自暖杯再好,也就是这么一件。我家大人的清凉扇,却是造多少都可以。纵是一件抵不过你那个自暖杯,那百件千件呢?”

  “呃……”郑云一阵语塞。

  一直看热闹的淄州刺史薛树忽然插话道:“郑公子不可太过吹毛求疵,其实崔尚书想把此物造得精美一些,也不是不成,比如说所用木材尽皆改为檀香木,再饰以珠玉。从卖相上来讲,未必就比自暖杯来得差。”

  你他娘的是哪头的啊?

  郑云狠狠地瞪了薛树一眼,没好气儿地道:“那现在临淄王、扶阳王和本公子都拿出了一样宝物,势均力敌。那依薛刺史之见,杨小娘子应该花落谁家呢?”

  “谁说势均力敌啊?”

  正在这时,一直不被人们正视的王元宝忽然发言,他笑吟吟地道:“实不相瞒,在下还有第二个宝物?”

  “什么宝物?”

  “却是夜明杖!”

  话音刚落,周兴就拿着一根玉杖走了进来,色呈朱红,用手一敲有洪亮的响声,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杖头上有一个绿色的宝珠。

  现在正是白天,光线甚强,就是不知此珠是否有“夜明”之效了。

  郑云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道:“这真是夜明杖?”

  “如假包换。”

  “终南隐土郭休的夜明杖?”

  “应该说此宝原来归他所有。”

  “那现在为什么在你手里?”

  “此事就说来话长了……”

  王元宝这根夜明杖,当然是杨素素送的。事实上,这是杨崇仁给自已留的一张底牌,杨素素选谁当夫君,就把此杖拿给他。

  当然了,王元宝对郑云就没必要实话实说了。

  在他的叙述里,昨夜晚间,财帛星君李诡祖再次闪亮登场,送给了自已这件宝物。

  郑云听完了,鼻子好悬没气歪了,怒道:“胡说八道!你特么的又不是李诡祖的亲儿子,财帛星君凭什么对你那么好?托梦一次也就罢了,还特么的托梦两次:”

  王元宝微微一笑,道:“在下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要不然,郑监正对鬼神之事颇有研究,你请他解释解释?”

  郑普思解释个屁啊,面色铁青道:“杨庄主,看来犬子和令媛是有缘无份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杨崇仁倒也不是真的就怕了他,牙缝里挤出来两个字儿,道:“不送!”

  ……

  ……

  接下来,杨崇仁宣布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给王元宝和杨素素举行婚礼。

  李隆基毕竟和杨崇仁没撕破脸,笑吟吟地参加。崔耕和贺娄傲晴作为王元宝的义兄和义姐,当然更得参加。令人略感奇怪的是,淄州刺史薛树也没走,参加了这场婚礼。

  一场盛大的婚礼过后,众人都回了自已的临时住所休息。

  李隆基的房间内。

  王琚微微一躬身,道:“在下筹划不周,误了王爷的大事,还请王爷恕罪。”

  “王先生请起。”李隆基以手相搀,道:“崔耕要是那么容易对付,也就不是名满天下的崔二郎了。此非战之罪,须怪不得你。”

  王琚顺势站起,道:“多谢王爷体谅。呃……关于日后,王爷有什么打算?”

  李隆基沉吟道:“本王还没想清楚。咱们这次要和杨崇仁联姻,一是看中了他那近万部曲,二是看中了他那千万贯的家财。那些部曲没了也就没了,但咱们在潞州招兵买马,花销甚大,若没有大笔的钱财入账,可支撑不下去。”

  “关于部曲,您忘了那个意外之喜吗?在下已经安排好了,鲁山上那支兵马,明日就可开拔。关于钱财么……在下其实还有个办法。”

  “啊?什么法子?”

  “您听没听说过,杨崇仁有个弟弟叫杨崇义?”

  “听倒是听说过,他怎么了?”

  “杨崇义就住在长安城内,负责杨家在长安的琉璃买卖,其家财未必就比杨崇仁来得少。只在咱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那杨崇义的千万贯家财,不就是您的了吗?”

  ……

  ……

  与此同时,崔耕的房间内。

  淄州刺史薛树也在对着崔耕躬身行礼,道:“下官参见崔尚书。”

  “薛刺史请起,坐!”

  “谢崔尚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