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679节(2 / 2)

  “别介啊!”

  李隆基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大财神溜走,赶紧一使眼色,示意姜皎相拦。

  姜皎道:“王先生莫着急走啊!古人云,君不密则失其臣,臣不秘则失其身。您一来就和王爷谈如此敏感的话题,却不自报来历。即便王爷真有天下之志,也不能告诉你吧?”

  “倒是在下孟浪了。好,那我就将自已的来历介绍一番,某本是怀州河内郡人,精通玄学黄老之术。一年前,我来到长安,得到了琅琊郡公王同皎的赏识……”

  随着王琚娓娓道来,李隆基对他的过往,也了解了个差不多。

  王同皎事败之后,王琚逃到了扬州城,改名换姓给一户富商做教书先生。

  那富商眼光不凡,就把自已的独生女儿嫁给了他。

  王琚本想就此安稳度过余生,然而,在听说了王同皎死讯之后,他那颗心又不安分了,想为至交好友王同皎报仇——也就是杀韦后和武三思。

  崔耕是韦后的女婿,怎么都不可能帮王琚复仇。他思来想去,决定先来长安考察一番再做定夺。

  此时那富商已经被王琚忽悠瘸了,拿出了大笔的钱财,任他随意花用。

  王琚来到长安后,发现李隆基颇不安分,就把他当作了重点考察对象。终于,趁着今日天晴,李隆基大败亏输之机,前来毛遂自荐。刚才的傲慢无礼,也是有意为之,想考验下李隆基是否足够礼贤下土。

  听起来倒是挺合情合理的。

  “这样啊……”

  李隆基一使眼色,王毛仲就出去,找暗堂核实王琚的身份了。李隆基则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在这对王琚旁敲侧击。

  比如说,当前天下大势如何啊。比如说,韦后擅权,该如何应对啊。比如说,当今陛下有三子,每个人该如何评价啊。

  王琚对答如流,李隆基甚为满意。

  终于,王毛仲重新进来,在李隆基旁边耳语了几句。

  李隆基脸上的笑容就更亲切了,道:“崔耕和本王那个赌约……啊,不,约定,王先生听说了吧?本王一下子拿出五百万贯钱来,实在是捉襟见肘啊,不知先生……”

  王琚慨然道:“这有何难?王某人愿将丈人所赐的三百万贯钱,全部献与王爷。”

  说做就做,他一伸手,将随身带着的包袱打开。姜皎一清点,一万贯钱一张的聚丰隆钱票,正好是三百张!

  幸福来得太快,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眼镜和耳朵,道:“这怎么好意思,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你真肯将这些钱献给小王度过难关?”

  王琚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道:“这算什么?钱财乃身外之物,只要王爷您能得登大宝,诛杀韦后和武三思,在下愿付出一切代价。”

  “先生真是重义轻财,小王佩服!”李隆基激动得长身而起,道:“不知先生想要什么官职,小王一定尽力为您办到。”

  “在下身份尴尬,这就不当官了吧。”

  “那怎么成?”

  ……

  刚开始,李隆基还以为王琚的不想当官是故做谦逊之举。不过,又交谈了几句后他发现,王琚刚才所言完全是真心实意。

  李隆基道:“如果王先生不想当官儿,又准备以什么名义,留在小王身边呢?”

  王琚颇为洒脱地道:“当一名清客即可,某家的飞丹炼药,谈谐嘲咏,足堪与优人比肩!”

  “那实在是委屈先生了。”

  至此,李隆基对王琚引为心腹。

  又略微交谈了几句之后,他问道:“小王的志向,先生已然知晓。韦后不足惧,武三思也不过是冢中枯骨而已,但那崔耕崔二郎甚为难缠,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崔耕神通广大,王爷您对付不了他。”

  “你……”李隆基有些不悦道:“那本王岂不是永远难遂大愿,先生又为何甘愿辅佐于我?”

  “话不能这样说,王爷有没有听说过这句话,神通不及天数?”

  又是神通不及天数!

  姜皎想到刚才自已也对李隆基说过“神通不及天数”,却被现实狠狠打脸,当时就有些脸上挂不住,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王爷面前,还卖什么关子啊!”

第858章 重耳在外安

  王琚道;“晋文公重耳的典故,姜兄应该听说过吧?”

  姜皎道:“王先生是想说“重耳在外为安”的典故吧?晋献公宠爱骊姬,预谋要立自已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便陷害太子申生,申生无奈,深感天地间无立足之地,便上吊自尽了。骊姬又开始诬陷晋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得知消息后重耳,逃离了晋国,最后终成一代霸业。“

  “不错,就是这个典故。”

  “那我就奇怪了,重耳是晋献公的亲儿子。而咱们王爷,却是当今天子的侄子,怎可同日而语?恐怕光有“在外”,而没有“安”啊!”

  王琚眼中精光一闪,道:“不错,当今天子是咱们王爷的叔叔,而不是父亲。但是……若当今天子没儿子呢?”

  姜皎道:“没儿子?什么意思?”

  王琚没正面回答他,继续顺着自已的思路道:“王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发展,既难大规模地招揽贤才,又难大肆扩展势力。现在,又因为祈晴法会的缘故声望大降。所以,长安实在没什么好留恋的,如果他能退一步,慢慢培植羽翼,只待长安有变,发动雷霆一击,大事可成矣!”

  “我怎么还没听明白呢?”

  “莫说了,本王已经完全听明白了!”李隆基长身而起,深深一揖道:“王先生就是小王我的孔明张子房,以后还请多多提点小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