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668节(1 / 2)

  “但如何解决领头的……”忽然,武三思猛地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

  韦后道:“说得云山雾罩的,还打哑谜呢,到底是什么法子?”

  武三思得意道:“其实咱们是当局者迷了……到底如何动张柬之等人,张老头不是已经教过咱们了吗?”

  ……

  ……

  “陛下驾到!”

  随着高力土的一声高喝,宣政殿上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脚步声声,李显带着韦香儿、崔耕、武三思走入了殿内。

  张柬之一见韦后笑盈盈地模样,就意识到了不对。

  他怒视崔耕道:“崔二郎,你竟敢助纣为虐!”

  “诶,怎么说话呢?”武三思冷笑道:“你说崔相是助纣为虐,那就是讽刺陛下是桀纣之君喽?”

  “当然不是。只是……”

  武三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行了,莫解释了。告诉你,你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人家崔耕崔大人,根本就不支持皇后听政,还劝陛下收回成命呢。”

  崔耕当然明白,武三思这么说,不是为自已出头,而是坐实了自已给李显出主意,祸害清流。但是,事已至此,解释也没用,只得无奈地冲着张柬之笑了笑。

  张柬之疑惑道:“真的假的?果然如此?”

  李显道:“当然是真的,经过崔相的劝谏,朕明白自已今日之举,实在是大错特错!嗯,皇后不准听政,这就回后宫吧。”

  “遵旨。”

  韦后低眉顺眼地站起来,微微一福,回后宫去也。

  成功了?崔耕巧言劝谏,李显从善如流,怎么感觉那么不真实呢?张柬之简直不相信自已的耳朵。

  他的感觉完全正确。

  只听李显道:“多亏了众位爱卿的拼死力荐,朕才没有酿成大错。众位爱卿今天都立了大功一件啊!嗯,有功就得赏赐!高力土,宣旨!”

  “是!”

  高力土将一份儿圣旨打开,高声宣读,道;“制曰:古有比干力荐纣王,美名千古流传。太宗朝,魏征善谏,太宗虚怀若谷,成一时佳话。今有众爱卿拼死谏君,不让先贤专美于前,朕心甚慰。着齐公敬晖为平阳王,武荣县公崔耕为扶阳王,汉阳公张柬之为汉阳王,南阳公袁恕已为南阳王,博陵公崔玄暐为博陵王,罢知政事,赐金帛鞍马,令朝朔望。各赐金书铁券一份儿,除谋逆罪外,可免十死。钦此!”

  卧槽!

  张柬之闻听此言,心中顿时明白李显是什么意思了,明升暗降!

  自已和袁恕已等人为宰相的时候,可以总览朝政。但这劳什子亲王,只能参加朔望日的朝会,有个屁用啊?这算是彻底被排除在朝廷的决策圈儿之外了啊!

  有了自已等人的前车之鉴,谁还敢反对皇后听政之事?韦香儿祸乱朝纲已成定局!

  最令人气愤的是,李显这个计策,整好是以其人之道还之彼身,真好像是自已遭了报应!

第840章 朝局大变样

  难怪张柬之这么想,当初,他们为了对付崔耕,想出了两条计策:其一,桓彦范、袁恕已和敬晖,要求和崔耕一起辞官。其二,对崔耕明升暗降,升其爵位,赐其丹书铁券。

  现在可好,人家全还回来了。

  你不是要封崔耕为“武荣县公”吗?李显大方,直接封你们为亲王。

  你不是要免崔耕八死吗?李显更大方,免你们十死。

  最关键的是,你说李显这是在故意报复?不对啊,这里面还有崔耕陪绑呢,你们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张柬之和袁恕已等人面面相觑,满脸的无奈之色。

  最后,他们也只得和崔耕一起,跪倒在地道:“谢主隆恩!”

  ……

  这四位和崔耕一起罢相,现在还挂着宰相衔儿的,无非就是李旦、武三思、杨再思、韦巨源、宗楚客这五人。

  其中,武三思和韦巨源是韦后的铁杆,杨再思和宗楚客的骨头比较软,不用考虑。

  现在,韦后听争政的主要障碍,就是相王李旦了。

  李旦已经被封为安国相王了,总是升无可升了吧?非也,李显也有办法。

  他叹了口气,道:“皇后处理政事当然不妥,但朕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也是事实。朕若让太子代替朕批阅奏折,诸位爱卿总不会反对吧?”

  这有什么反对的?太子乃是储君,代替皇帝处理政务,简直是天经地义之事。

  只是——

  李旦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还没立太子呢。”

  “朕当然知道自已还没立太子,现在立也不迟嘛。相王觉得,何人为太子比较好?”

  李旦道:“谯王李重福乃陛下长子,人品贵重,堪当大任。”

  “不妥。一来,谯王私自与宰相结交,居心叵测。二来,他的王妃乃是张昌宗的侄女儿,朕总不能让张昌宗的侄孙继承皇位吧?”

  “呃……谯王不成,那就只有卫王李重俊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