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609节(1 / 2)

  崔耕临来吐蕃之前,也做了些功课。他明白,这种白帽子叫嘎木则杰,非苯教高层不能佩戴,当即翻身下马,沉声道:“敢问大师贵姓高名?”

  那人的汉语极为流利,道:“吾名德吉央宗,受卓葛云意大师之命,主持小昭寺。不知崔相带大军前来,到底所为何事?”

  崔耕道:“原来是德吉大师。本官准备将小昭寺内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等身像,换到大昭寺,还请大师成全。”

  德吉央宗摇头道:“崔相此言大大不妥,既然太后将小昭寺赐予我苯教,就是连同释迦牟尼等身像一并赐予。到底如何处置此像,乃我苯教的事,崔相不应干涉。”

  崔耕眉毛一挑,不悦道:“释迦牟尼乃佛家大德,贵教保有此像,貌似不妥吧?”

  那暗含的意思,大小释迦牟尼像在哪摆放,乃是佛教内部之争,关你们苯教屁事!

  然而,德吉央宗指着小昭寺墙壁上的壁画,满不在乎地道:“崔相请看,这壁画上的神灵,实乃出自我苯教,那些和尚们还不是安安稳稳地霸占了小昭寺几十年?既然如此,我苯教保留释迦牟尼佛像,也没什么不妥的。”

  “那怎么能一样?”悟缘怒道:“小昭寺乃初代赞普下令所建,上塑苯教神像,也是赞普的意思。我等僧人纵然不愿,又岂敢挑三拣四?”

  德吉央宗耸了耸肩,针锋相对道:“这释迦牟尼像,也是太后所赐,我们苯教,纵然不愿,也是不敢挑三拣四啊!”

  这就是完全强词夺理了,松赞干布让大唐来的和尚们住小昭寺,他们敢不住?但文成公主带来的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像,苯教要是给了和尚们,太后能说什么?总不能要求苯教供奉佛像吧?她到底是哪头的啊?

  不用问,这是苯教和大昭寺的和尚们达成了共识,要为难小昭寺的和尚,不给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

  要知道,小昭寺的释迦牟尼等身像,不仅仅是贵重,而且由于文成公主在吐蕃百姓中地位极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当然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仔细掰扯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说清楚了。

  “你……”悟缘一阵语塞,求救的目光看先过了崔耕。

  崔耕却不会落入这个语言陷阱里,笑话,堂堂的大周宰相,跟一个连苯教首领都算不上的人争执,就算赢了,有什么光彩的?

  能动手,就尽量别吵吵!

  他面色微微一沉,道:“本官再强调一次,大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像,必须互换!德吉大师,你是不是去确定……不同意此事?”

  “恕难从命。”

  “好,本官不知道,是谁给了你这么大的胆子?”崔耕怒极反笑,道:“那讲不了说不起,本官也只有……动强了!来人,动手!”

  “喏!”

  封常清等人,答应一声,齐往前闯。

  崔耕这次出使吐蕃,总共带了三百随从,收拾几个苯教信徒还不是手拿把攥的?

  顷刻间,不费吹灰之力,将德吉一行人打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封常清“呸”了一声,道:“敬酒不吃吃罚酒,俺们就是强抢佛像,你又能怎么的?吐蕃太后就是再向着你,难道为了这点小事儿跟大周使者翻脸?”

  崔耕摆了摆手,道:“行了,莫跟他一般见识了,派人去寺内娶了佛像,去大昭寺要紧!至于这小昭寺,就让苯教和原来大昭寺的和尚们去争吧?”

  德吉央宗一阵冷笑,道:“怎么?崔相的打算是,先抢了小昭寺的佛像,再强硬地两寺佛像互换。既而以护持佛像为名,令两寺僧人互换?彻底帮汉僧解决了这桩大麻烦?”

  崔耕点头道:““不错,正是。我大周使者,一国宰相,不至于在吐蕃太后面前,这点面子都没有吧?”

  “有,您当然有这个面子。不过么……”

  “怎样?”

  德吉央宗意味深长地道:“恐怕第一步,就走不通呢。”

  “什么?”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崔耕的心头涌起,道:“常清,你快从小昭寺,把佛像抢出来!”

  “是!”

  封常清带着几十名侍卫举步向前,猛地一推小昭寺的大门。

  吱扭扭~~

  门开了!

  “啊?怎么会这样?”封常清等人,见了门内的状况,忍不住惊呼出声。

  德吉央宗哈哈大笑,道:“抢啊!你倒是抢啊!我倒是看看,当此状况,你该如何出手?须知,这世上,不是有武力,就能解决一切的!崔耕,枉你在汉地人称崔青天,这回到了我们吐蕃,栽了吧!”

第752章 形势更恶化

  德吉央宗说的没错,崔耕现在是真不能动强。

  却原来,此时的小昭寺内,密密麻麻,跪满了藏人百姓。尽管这些人年龄不同,衣着各异,手无寸铁,却尽皆神色坚毅,大有以身护教之意。

  崔耕再不讲理,也不能对无辜百姓动手啊,咬着牙,道:“这是你事先准备好的?”

  “确实如此。”德吉央宗道:“那些小昭寺的秃驴准备拦着你告状的事,早已被我苯教探明。所以,本座才安排了今日之事。怎么样?现在已经事不可为,崔相,请高升一步吧!”

  “你……”

  事到如今,崔耕还真是大有骑虎难下之感。

  进一步,强抢佛像,已经完全不可能。但是,退一步呢?还是不可能!

  他心中暗想,今日之事,相当于我在吐蕃的第一次亮相。这一主动离开,就意味着我承认失败。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败了就是败了,尤其还是败在一个小人物的手里。今日过后,我大周崔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名号,恐怕就会传遍整个吐蕃。

  吐蕃人会轻视我,不会有势力主动和我合作。若无法借力,我的吐蕃之行,势必无功而返。还有更严重的,大周宰相如此没用,会不会助长他们的轻视大周之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