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526节(1 / 2)

  崔耕威胁道:“姓宋的,你知道说谎的后果吧?”

  “当然,如今张常侍和太子李显斗得如火如荼,想必都没什么耐心。若是杂家说谎了,定然性命不保。”

  “你明白就好。”

  崔耕一使眼色,道:“把宋公公种了吧。”

  “喏!”

  这回秘堂成员可不像是上回那么墨迹了,齐往上闯,把宋金刚抓起来就走。

  而院子里面,已经传来了“吭吭”地掘地声。

  宋金刚见崔耕不似作伪,直吓了个魂飞天外,道:“杂家还有很多官员的秘密,你杀了我太可惜了!”

  “你不讲信用,不得好死!”

  “别杀我,别杀我啊,我可以一个月就交代一个官员的把柄!啊,不,一天,一天就可以啊!”

  “好汉爷大慈大悲,就饶了杂家这条小命吧。”

  ……

  宋金刚的条件不断降低,但崔耕丝毫不为所动。

  功夫不大,一个深坑已经挖好,宋金刚被推入坑内,开始填土。

  眼见自已必然无幸,这死太监状若疯狂,道:“我的义弟高力土会为我报仇的,你们不得好死!”

  “崔涛夫,我在地下等着你!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下来陪我啦,哈哈!”

  崔耕就是因为怕高力土察觉,才急着把宋金刚处死,对他的诅咒更是完全不当一回事,稍微一示意,手下人就加快了速度。功夫不大,宋金刚声息皆无。

  事情终于办完,崔耕就准备命众人散去。

  但是,宋雪儿却轻轻拉住了他的袖子,道:“堂主,有件大事,您得早做准备。”

第627章 风云再起时

  “什么大事?”

  “据秘堂的人说,跟他们交手的是暗堂的人。”

  崔耕当时就是一愣,道:“暗堂?李休?”

  韦什方道:“李隆基身边那个人经过易容,应该就是李休。这回可有点麻烦,既然秘堂的人能认出暗堂的人,那暗堂的人就应该能认出秘堂的人,进而联想到你的真实身份。毕竟,这天下文才颇高的人,可就那么几个。”

  崔耕沉吟了一会儿,道:“从洛阳到成都,确认本官的行踪,再返回来,最快也得一个月的时间。如此说来,咱们必须一个月内,把魏元忠的案子解决了。事不宜迟,赶紧通知宋中丞,查封飞将书坊!”

  ……

  ……

  崔耕回去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就向张昌宗汇报已经杀了宋金刚的消息。

  张昌宗甚为满意,让崔耕好好休息几日,关于刺驾案不用操心,自已已经有了眉目。

  崔耕不由得心中暗暗腹诽,有个屁的眉目啊,不就是抓了很多无辜的太监宫女吗?这能问出个屁来?哼,想必今天下午,你就不这么气定神闲了。

  然而,到了下午,不但张昌宗大惊失色,崔耕也被震了个七荤八素。

  宋璟甚有才干,很快就查抄了飞将书坊,找到了张昌宗贪墨的账本。但是,不小心,他还找多了一样东西——、《控鹤监秘记》。

  这本书不知是谁写的,就是一个中篇小说,里面详述了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入宫之后,和武则天的那些情事。

  最关键的是,这本书思想一点也不健康,全往下三路上招呼,完全是一篇绘声绘色的小黄文。

  这问题可大了,其一,这飞将书坊为什么要印刷此物?仅仅是为了钱财?风险和得利完全不成正比啊。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崔耕听张昌宗说,这里面所写,虽然有些细节是想当然,但有些细节却是确有其事。这说明什么?皇宫里有内鬼啊!以宋金刚的本事,可看不着武则天的活春宫,想必泄密之人另有其人。

  于是乎,女皇陛下震怒,命张昌宗暂把刺驾驶案放下,专办《控鹤监秘记》一案。

  但是,这不还有张家分赃的账本吗?群臣们好不容易找着了突破口,怎能这么容易让二张过关?

  纷纷上表弹劾。

  武则天没办法,免了张氏众子弟的官职。但是,对于张昌宗和张易之,她就舍不得惩罚了。

  最后,武则天命大将唐休璟、宰相韦巨源共同查办此案。

  证据确凿,难不成真判张昌宗、张易之死罪?这二位还没为难多久呢,武则天就让韦巨源出任检校扬州长史,唐休璟为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

  简单来讲,就是命二人出外。

  这就是杀鸡儆猴之策了:一个宰相、一个大将,因为和这事儿粘上了点边儿,就被贬官出外,你们确定想淌这滩浑水?

  宰相韦巨源出外之后,新递补上来的,就是杨再思。此人屡屡向张昌宗献媚,今天终于算是修成正果了。

  他马上就找出了赦免张氏兄弟的理由——张氏兄弟曾经向陛下献药(春药),陛下吃下之后身体康健,心情愉快。天下还有比这更大的功劳吗?

  于是乎,张氏兄弟只是丧失了亲族的官位,就顺利蒙混过关。

  另外,韦巨源原来在群臣中算是中立之人,现在他的位置被换成了杨再思。几个四五品的官职换了一个宰相,仔细算算,其实张氏兄弟还是赚的,一时间声势一时无两。

  武李两家见奈何不得张昌宗,实现诺言,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李令月上表,请求封张昌宗为王,武则天拒绝了这一建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