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472节(1 / 2)

  张府,后宅,花厅中,一场秘议正在举行。

  主持会议的,当然是张昌宗和张易之两兄弟,

  郑愔、宋之问、宋霸子等二张的心腹手下,侧坐两边,冥思苦想,该如何对付崔耕崔二郎。

  众人自对上崔耕以来,屡战屡败,土气低落,良久,都没人发言。

  最终还是郑愔勉强想了一条可行之策,道:“崔二郎智计百出,难以应付,咱们得承认。事到如今,咱们唯有徐徐图之、”

  张易之有些不耐烦地道:“哼,徐徐图之,怎么徐徐图之?”

  “我给您讲个故事,您就明白了……”

  郑愔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史上有名的“曾子杀人”。

  春秋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鲁国南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

  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不会去杀人的。”

  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

  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

  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

  曾母心中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而走。

  张昌宗听完了,沉吟道:“曾子杀人的典故本官当然听过,但……这有什么用?难不成我整天跟陛下说,崔耕是奸臣,陛下能信吗?”

  “不是,您再想想……”郑愔循序善诱,道:“曾母乃圣人之母,不比陛下贤明得多?为什么她会上当,而陛下却不会因为您和张少卿的话上当?”

  张昌宗模模糊糊地好像抓住了点什么东西,道:“你的意思是……”

  “没错!关键就在于曾子没在母亲身边。您想想,如果有人说曾子杀了人后,曾子马上就回来解释此事,那曾母还会上当吗?”

  “我明白了!”

  张易之猛地一拍几案,道:“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把崔耕怎么样,而是要把他支得远远的。到时候,咱们在老太太面前说什么她就信什么,那姓崔的还不是任由咱们揉圆搓扁?”

  张昌宗也颇为高兴,拍着郑愔的肩膀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那你说……咱们该把崔耕支到哪去呢?”

  郑愔笃定道:“益州!”

  张昌宗问道:“为什么?”

  郑愔伸出了三根手指,道:“其一,益州富庶,仅在扬州之下,打击报复的意味儿不太浓,陛下应该会同意。”

  “其二呢?”

  “其二,此地乃是陇西李氏的地盘,颇多贪赃枉法之徒。诸位请想,崔耕到了那,是秉公执法,还是同流合污?同流合污,咱们就抓他的小辫子。秉公执法,恐怕就会掀起陇西李氏和博陵崔氏的内斗啊!”

  顿了顿,郑愔得意地道:“还有最关键的……益州可有一个大人物,你说崔耕知道了他干的那些事儿后,该如何自处呢?”

  张易之不解道:“大人物?哪个大人物?”

  宋霸子却是马上就反应过来了,道:“也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不是他厉害,是他爹厉害。崔耕遇到了他,可就算倒了血霉了,无论如何处理,都是道德有亏!”

  “到底是谁?”

  “是……”

  宋霸子在张易之耳边低语了三个字,张易之顿时眼前一亮,道:“哈哈,还有这种事儿?本官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没啥说的,这次的益州,他崔二郎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对了……”

  张易之拍了拍宋霸子的肩膀道:“你是当地的地头蛇,想办法给两边各加一把火,让他们俩斗得越狠越好。无论谁死了,本官都开心得很呢!”

  “这您就放心吧,在下早就准备好了!”宋霸子狞笑道:“只要把崔耕搞倒了,曹月婵那小娘们就会无依无靠,这回俺姓宋的要人财两得!”

  ……

  ……

  三日后,通天宫。

  伺候的太监宫女都被屏退,偌大的大殿中,顿时只剩下了崔耕和武则天两个人。

  女皇陛下第一句话,就先声夺人:“崔爱卿,你费尽千辛万苦,从房州把庐陵王从房州接回来,后来,又在成均监救了朕一命。结果,连著作局的职司都丢了,有没有怨恨朕啊?”

  崔耕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陛下自然有陛下的深意,微臣唯有坦然受之,不敢有丝毫怨言。”

  武则天点了点头,道:“深意,朕当然是有的。我那个宝贝儿子李显负天下之望,不知多少人想把朕这个老太婆干掉,把他推上皇位。你若是权力大了,对朕、对太子、对你……都不是什么好事。”

  崔耕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道:“陛下见识深远。”

  武则天继续道:“但是,有功不赏,终非长久之道。最后,还是六郎给朕出了个好主意。”

  啥?六郎?张昌宗?

  崔耕当时就急眼了,道:“陛下,你还请开恩啊!微臣和张常侍一向不对付,他出的那些鬼主意,肯定就是想害微臣啊!”

  “放心,朕还没老糊涂!”武则天面色一肃,道:“右控鹤监监正崔耕听封!”

  崔耕赶紧跪倒在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546章 剑南查访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