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470节(1 / 2)

  崔耕诚心实意地道:“呃……师兄威武,小弟佩服!”

  说话间,又是将近一刻钟过去,忽然远处一脚步声响起,紧接着一个尖利地声音道:“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诸大臣齐跪。

  稍后,环佩声声,黄罗伞盖下,武老太太一身盛装,大驾光临。

  女皇陛下先令众位高~官平身,然后一声令下,太监宫女不断穿梭,将瓜果撤下,换上美酒佳肴。

  女皇陛下道;“今日袭芳院中百花盛开,朕心有所感,招诸臣工同乐!来,咱们一边赏花一边饮酒,不必拘君臣之礼,开怀畅饮!”

  “谢陛下!”

  当然了,说是不必拘君臣之礼,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人们的话题,先是称赞武则天老太太身体硬朗,年岁虽高,但耳不聋眼不花。

  甚至有人称,武则天最近长出了重眉,乃是圣贤相,恐怕成佛做祖,享寿万年都不是问题。

  所谓重眉,就是眉毛分成两层,看起来就像是四个眉毛,可能是武则天得了什么病所致。

  但是,尽管人们都这么卖力的拍马屁了,武则天似乎一直兴致不高。

  于是乎,有那机灵的,心思一转,改为夸赞张昌宗和张易之兄弟了。

  这两位可夸的槽点太多了,一时间谀词如潮,甚至有人指着池子里的莲花,道;“看,六郎的容貌,和这洁白无瑕的莲花何其相似?”

  右肃政台肃政大夫杨再思瞧出了便宜,高声道;“不,梁大人,你说错了,不是六郎的脸像莲花,而是……”

  “什么?”

  杨再思往四下里看了一眼,才嘴角微翘,道;“莲花像六郎,哈哈!”

  这个马屁拍得好!

  顿时,下方一阵响应。

  “妙!妙啊!不是莲花似六郎,而是六郎似莲花!”

  “杨大夫真大才也!”

  “得此佳句,当浮一大白!”

  ……

  随着群臣们夸奖张昌宗,武则天的脸上逐渐露出了笑模样,道;“说起这个六郎啊,真是神仙中人,朕一见就心生欢喜。”

  武三思上前凑趣道:“陛下这个神仙中人说得好,侄儿以为六郎之美,已非凡世所能有,他一定是王子乔转世。”

  所谓王子乔,就是周灵王太子姬晋。传说此人登仙而去,擅吹笙作凤鸣,后随浮丘公登仙而去,成仙后还乘白鹤现于缑山。

  张昌宗听了也非常高兴,道:“启禀陛下,微臣请扮作王子乔而舞,以助陛下之兴。”

  “准!”

  稍后,张昌宗令宫人找来了羽衣和笙器,当场翩翩起舞起来,果然风姿绰约,不类凡俗。

  舞到兴起,有宫人将一个木制的白鹤扔入场中,张昌宗骑在鹤上,越发像是传说中的王子乔了。

  一曲舞罢,人们又是一阵交口称赞。,

  忽然,有人高声道:“启禀陛下,微臣观六郎之舞,心有所感。还请陛下准许微臣赋诗一首,以记今日之盛事!”

  “难得崔爱卿有心了,准!”

  那人朗声道:“闻有冲天客,披云下帝畿。三年上宾去,千载忽来归。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中郎才貌是,柱史姓名非。祗召趋龙阙,承恩拜虎闱。丹成金鼎献,酒至玉杯挥。天仗分旄节,朝容间羽衣。旧坛何处所,新庙坐光辉。汉主存仙要,淮南爱道机。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好诗啊,好诗!”

  “此诗一出,万千颂六郎之佳句,不敢复出矣!”

  “崔大人真大才也,当世名家,有你一席之地!”

  “六郎长得好,崔大人的诗写得好,真是相得益彰啊!”

  ……

  一个是这首诗的确好,众人夸赞起来,毫无心理障碍;第二个,则是讨武老太太和张昌宗开心了。

  武则天也非常高兴,道:“崔爱卿的诗作甚佳,赏黄金千两,着授凤阁舍人!”

  “谢陛下。”

  按说,把这个马屁精封赏完就得了呗,可是人家武老太太完全没停手的意思。

  她复看向崔耕道:“崔爱卿,你可认识此人?他也姓崔,也是博陵崔氏之人呢。”

  崔耕摇头道:“博陵崔氏人口众多,微臣还真有些孤陋寡闻,竟不知族内何时出了此等贤才。”

  “你不知道,朕就告诉你。此人叫崔融,因六郎的举荐得官。哼,以前有人说六郎举荐的都是市井无赖之徒,朕以为单这个崔融,六郎就不算有负朕的信任了。”

  崔耕不知武则天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含混应道:“陛下圣明!”

  “这么说,二郎你也认为崔融的诗才不错了?”武老太太这才图穷匕见道:“二郎你人称崔飞将,诗才闻名天下。不如也写一首诗,记一下今日之盛事?”

  敢情是在这等着我呢!

  崔耕心里一翻个儿,暗暗寻思,这回可不大好办了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