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399节(2 / 2)

  张九节忽有些不悦道:“所以……崔着作是早就知道了新城的位置,却告诉了默咄,而瞒着我们这帮老头子?”

  狄仁杰打圆场道:“这也怪不得崔着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人不可无嘛。他要是告诉了咱们,李多祚那厮备不住就知道了。李多祚一知道,契丹人也就知道了,这事儿不就办不成了吗?”

  “对头,老夫早就看李多祚不顺眼了,可就是张总管你们一直帮着他说话!不得不说,这次是您看走眼啦。”壁龙柴云瑞气鼓鼓地说道、

  刚才那支“契丹军”就是柴云瑞的手笔。他自知在政治上斗不过李多祚,索性直接称病,避不见客。与此同时,他偷偷出城,招揽了一部分旧部,今日装作突厥大军,帮了檀州守军一个大忙。

  “我那不是……那不是……唉!”

  面对壁龙这个苦主,张九节深感有愧,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下说什么“反周复唐”之类的话,不由得一阵语塞。

  狄仁杰见气氛有些尴尬,转移话题道:“呃……柴侍郎这些日子一直在外面招揽旧部,可真是辛苦了。”

  “不止是招揽旧部呢,还有……来人,带上来!”

  柴云瑞打了个招呼,就有人将两只捆得结结实实的海东青带了上来,道:“老夫一直奇怪,檀州城四门紧闭,李多祚究竟是怎样和契丹人勾结的。经过仔细调查我才发现,都是通过这些扁毛畜生干的。”

  乞乞祚荣惊呼道:“这些神鹰都是柴老爷子捉的?即便我们靺鞨人要抓神鹰,都得接连蹲守几个月,壁龙的本事真是名不虚传啊!”

  柴云瑞颇为自得地道:“这有什么?要不是契丹大军突然赶来,老夫还能捉第三只呢。最后那只受伤而逃,却是便宜它了。”

  张九节心中一动,道:“说便宜其实也没怎么便宜,那只海东青只多活了一会儿,就死在崔着作的手里了……”

  然后,他简要地把崔耕在“拉郎会”上“箭射神鹰为神使”的故事说了一遍

  柴云瑞高兴地道:“崔小子这运气还真是好,老夫算是服了!对了,崔小子,你过来,现在默咄破了新城,契丹败亡就在旦夕之间,老夫的差事也完成的差不多了。所以……想和你商量点事儿。”

  “不知您老想说什么?”

  “你附耳过来。”

  柴云瑞在崔耕耳边嘀咕了几句,崔耕面露难色,道:“您老这不是害我吗?先不说我是不是真的运气那么好,这事儿根本就和运气关系不大啊……”

  噔噔噔~~

  二人的话刚说到这,就有一小校跑了进来,道:“诸位大人快去城墙上看看吧,契丹人好像好像……”

  “怎样?”

  “炸营了!”

  所谓炸营,指的就是军人的压力过大,最后因为某个莫名其妙的原因,忽然全军崩溃了。

  这种事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其实也不算太罕见。

  众人仔细一琢磨,契丹人连番大败,又听说了妻女被默咄捉住的消息,土气低落至极,忽然炸营,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乎,在狄仁杰的带领下,众人再次登上城楼,极目远眺契丹人的营盘——经过白天的一场大败,契丹人后退五里扎营。

  张九节是老行伍了,稍微一打量,就摇头道:“不是炸营,应该是契丹人内讧了。”

  狄仁杰道:“不管是炸营还是内哄,依张总管之见,我军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现在马上派兵出击?”

  张九节想了一下,摇头道:“现在我军稳操胜券,不必行险,静观其变也就是了。”

  狄仁杰迟疑道:“静观其变当然稳当,但孙万荣若是借机逃了可怎么办?契丹人总共有将近百万之众,咱们总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了吧?有朝一日,他未必不能卷土重来。”

  这倒是个问题,张九节也是一阵犹豫。不过,他很快就不用为这个问题烦心了,因为很快的,契丹营盘内的火光和喊杀声全部消失,看来契丹的内乱已平。

  人们纷纷心中暗想,孙万荣这么快就平定了叛乱?看来其实力比大伙想象中要高啊,纵是明日杨玄基的大军赶到,恐怕还是少不了一场恶战。

  然而,事实证明,大伙都想错了。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杨玄基的大军赶来,整个契丹的营地,已经换成了大周的旗帜。

  以奚王苏运和芬问部的酋长李满飞为首,包括突便部的大将李楷固和骆务挺在内,契丹各部实权人物在城外跪倒了一大片。

  注意,人家既不是请降,也不是起义,而是前来邀功。

  “逆贼孙万荣的首级在此,末将等幸不辱命,特来缴令!”

  啥?幸不辱命?剿令?什么意思?

  城楼上的兵丁们不明所以,赶紧飞报狄仁杰。狄仁杰也糊涂啊,赶紧把众将招来议事,并且第一个怀疑就是着作郎崔耕。

  崔耕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没错,肯定是自已那些聘书的问题。可不是么,伏部已灭,现在契丹实权人物都有自已的聘书,就都成了自已人了,人家这帮“卧底”有啥罪可请?非但无罪反而有功啊。

  当即,他简单地把“聘书”的事儿解释了一遍。

  柴云瑞听完了,不由得哈哈大笑,道:“这不是运气好,还有什么算运气好?崔小子,老夫交代的那件事,你肯定能给我办好了,还是莫再推辞了。”

  张九节乃沙场老将,他本来以为,自已胸怀宽广,万不会嫉贤妒能。不过,听了崔耕的解释之后,却发现自已完全想错了。

  他酸溜溜地道:“崔着作,你知不知道,这件事对你意味着什么?”

  崔耕小心翼翼地道:“事急从权,想必陛下不会怪罪下官吧?”

  “陛下倒不会怪罪你,不过…你从今往后,恐怕成了我大周几十万边军之敌!”

  “啥?几十万边军之敌?有事说事儿,您老可别吓我?”

  狄仁杰苦笑着插话道:“张总管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崔着作你想想,这契丹之乱算是谁平定的啊?”

  “当然是将土用命,还有突厥默咄的援兵。”

  “事实当然是这样,不过如果朝廷承认这些聘书是真的,就不能这么解释了。你崔着作一个人,凭三寸不烂之舌,把契丹贵人除了孙万荣之外,全部策反了。哪还用得着什么大周将土和默咄?这灭契丹之功,主要是崔着作你的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