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396节(1 / 2)

  崔耕尽管心里面边暗暗腹诽“说话不算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脸上却丝毫不敢带出来,道:“一定,一定!”

  李多祚虽然不想崔耕做这个神使,但事已至此,也只得想办法变坏事为好事了。

  嗯,找几个女子跟崔耕春风一度,让拉达米珠吃醋,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至于崔耕为神使的弊端,也只能慢慢化解了。

  他眼珠一转,道:“来人!取绣球来!”

  “是!”

  不消一会儿,七个绣球已然摆好。

  李多祚道:“崔着作,现在你为神使,就请抛下绣球,看哪个女子有幸,可与神使共赴春宵吧?”

  崔耕推脱道:“本官的箭并未射中神鹰,这个神使当然是做不得数的。不如……还是由高将军抛这个彩球?”

  “那可不行!”乞四比羽道:“既然我靺鞨人公认你崔着作为神使,你就是神使。崔着作这么不情不愿的,难道是看不起我靺鞨人么?

  乞乞仲象更是冷然道:“崔着作要么不参加我靺鞨人的拉郎会,参加了就要守规矩。这么推来阻去的,可就让我靺鞨人不好想了。”

  靺鞨人在檀州城内颇有势力,狄仁杰也感到这事儿不大好解决,劝道:“二郎,还请三思啊。”

  “这个么……”

  崔耕望了望绣球,又望了望拉达米珠和崔秀芳,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眼看着崔耕吃瘪,李多祚暗暗高兴,就想再次出言挑拨。

  不过……这种感觉怎么熟悉呢?是了,我刚才见崔耕放箭徒劳无功,就想说这些话,可是马上那神鹰就落下来了,形势当时逆转。

  这次会不会出同样的意外?

  “不好啦!不好啦!”

  李多祚刚想到这,就有一个小校在“拉郎会”外面跳着脚、道:“闪开,闪开,让我进去,我有重要军情禀报!”

第447章 背后再捅刀

  檀州城楼上。

  张九节望着城下密密麻麻地契丹帐.篷,冷笑一声,道:“天堂有路尔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这帮契丹人真是不知死活!”

  崔耕疑惑道:“城下有十万契丹大军,张总管似乎毫不担心?”

  “嘿嘿,十万大军又如何?”张九节傲然道:“哪次契丹攻我檀州城,不是倾巢而出?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徒劳无功。尤其是这次……”

  崔耕问道:“这次有什么不同?”

  张九节眨了眨眼,戏谑道:“这次檀州有了崔着作,他们当然更得输了。说起来,崔着作的运气可真是好得很呢。契丹人一来,全城备战,你参加拉郎会的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顿了顿,又继续道:“还有,那神鹰为什么会无箭自落?“惊弓之鸟”的典故崔着作应该听说过吧。应该是它碰上了契丹军,受了重伤,结果却被你捡了个便宜。这么好的运气,契丹人与你为敌,岂不是死路一条?”

  崔耕道:“不会吧,没有“杖头人”指挥,那神鹰高高在上,契丹人能奈何得了它?”

  “怎么不能?”张九节瞥了李多祚一眼,道:“再是神鹰,也比不过人聪明,要不然靺鞨人怎么能捕到海东青的?”

  李多祚却微微摇头,沉声道:“即便对靺鞨人来说,捕获神鹰也很不容易。契丹人一边急行军,一边诱捕神鹰?不大可能。”

  张九杰不服气地道:“那依李将军之见呢?难不成崔着作真是什么上天派来的神使?老夫却是不信的。”

  “这……”李多祚也不信啊,不由得一阵语塞。

  狄仁杰道:“不管崔着作是不是神使,运气好是肯定的。这次契丹人倾巢而出,老夫看他们的气数算是尽了。唉,天不佑唐啊!”

  这话就不是戏谑之词了,而是确确实实地肺腑之言。

  道理很简单,拉达米珠一脱困,默咄哪怕单单为了出口气,也得派兵参战。契丹人现在应该是狗急跳墙,急于和周军决战了。

  闻听此言,崔耕不由得心中暗喜,当初狄仁杰找自已谈判,一个是不让自已找李多祚的麻烦,另外一个目的,则是希望对武则天隐瞒拉达米珠脱困的消息。

  李显如果能趁着这个空档,用什么手段逼武则天让位,当然是万事大吉。现在看来,完全是一厢情愿。胜负一分,武则天能饶得了李多祚?王孝杰的仇就算报了。前几天自已答应狄仁杰等人的条件,也已经再无意义。

  他高兴了,狄仁杰、张九节、李多祚,则是心中五味杂陈,面色好看。

  “狄大人,有紧急公文到!”

  破屋更遭连夜雨,忽有一名小校捧着个鸽子走上了城楼。

  狄仁杰把鸽腿上的公文解下来一看,叹了口气道:“天意难违,哪怕没有突厥人,契丹人这次的气数也尽了!”

  “此言怎讲?

  “神兵道大总管杨玄基,不知怎么得到了这次契丹人的行军路线。他率精骑两万暗随其后,现在距咱们檀州只有两日的路程了!”

  张九节道:“杨玄基乃当世名将,手下两万骑兵更是朝廷精锐,以一当十不敢说,以一当三还是没问题的。在契丹攻城的时候,他们突然从背后掩杀……孙万荣死定了!”

  李多祚叹了口气道:“契丹败局已定,某恐怕只能远窜山林了。来日复唐成功,两位莫忘了对天子提起,多年前,还有个李多祚,为了大唐宁愿背负一世骂名。”

  狄仁杰和张九节虽然都不耻李多祚的所为,但对他一心复唐的信念还是尊重的,道:“一定,一定。”

  “多谢二位大人。呃……李某人心思烦乱,这就下去安排一下,失陪了。”

  言毕,李多祚踉踉跄跄下了城楼,身形佝偻,好像老了十几岁。

  崔耕心中一动,道:“契丹人狗急跳墙了,李多祚这厮会不会也狗急跳墙呢?两位大人,不可不防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