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391节(1 / 2)

  “报复你,放心,本官还没那么无聊。

  崔耕伸手一指孙立平,道:“大家难道不觉得契丹人出现的时机太巧了吗?他们来得早了,难免被我军发现,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来得晚了,又赶不上趟。这么不早不晚的,只有一种可能,是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孙将军,你告诉大家,是谁给你通风百信得呢?”

  檀州城门虽然被封死了,但之前还是撒出不少游骑出去,侦查敌情。孙立平只知道周军内部有人给通风报信,但这些内奸的幕后主使是谁,他就不甚了了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顺着崔耕的意思说话啊。孙立平马上就伸手一指,道:“是李良弼!”

  “我……”

  李良弼心中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心中暗想,我一个小小是录事参军,就是想给你通风报信,也没那么大实力啊。这分明是李多祚干得好不好?

  但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这事儿想解释清楚,还真么那么容易。

  他急中生智道:“你现在和崔二郎是一伙的,当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不能做证人。退一万步说,就算你真能做证人,还有三人证实,两人证虚呢。”

  崔耕懒得跟他磨牙,道:“要证据还不简单?本官现在就去你的府邸搜查一番。人证物证俱在,就由不得你抵赖了。”

  李良弼可是真急了,道:“我乃朝廷命官,没有确切证据,凭什么搜我的府邸?”

  “当然是凭这个!”

  崔耕一伸手,就把武则天那块“如朕亲临”的金牌拿了出来。按说找着了壁龙,他就该把这块金牌缴回去。不过,他先是装病,后是被催着出使突厥,竟被这事儿给忘了。没想到现在,却派上了大用场!

  崔耕胸脯一拔,傲然道:“本官还有一个职司,是太子左监门率府副率,负责监察百官。当初我持着此牌,连推事院都闯过,更何况你李良弼的宅子?”

  李良弼的宅子哪经得起查啊,李多祚脸色巨变,冲着乞四比羽一使眼色。

  乞四比羽马上就横眉立目地道:“崔著作人称崔青天,断案从无差错,我信他!好啊,姓李的,你竟然背叛祖宗,做了契丹人的走狗,俺岂能容你!”

  噗~~

  说着话,他猛然前冲,手起刀落,将李良弼的脑袋砍落!

  狄仁杰明白,李良弼通契丹那不一定,但通李多祚准备坑崔耕一把,那简直是肯定的,算不得多么无辜。所以,尽管早就看出了乞四比羽的小算盘,也并未相拦。

  他挥了挥手,道:“把李参尸身军拖下去,交给他的家人,好生安葬了吧?”

  然而,这个命令也没执行下去。

  崔耕等人和狄仁杰一起,入了檀州城,城内百姓们竞相来看崔著作,甚至摆出了精美的食物相请。

  所以,这支队伍入城之后,走得特别慢。

  忽然,有人指向东北方向道:“看,那是什么?是谁家起火了?”

  “咦?可能是那个契丹狗腿子李良弼家,这真是报应啊!”

  “却实是他家,这畜生竟敢准备把咱们卖给契丹人,真是死有余辜。”

  “反正他是独门独户,谁也别去救火!烧,把他们全家全烧光吧。”

  ……

  百姓们议论纷纷,狄仁杰的心里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当然不相信什么“报应”之类的鬼话,毫无疑问,这是李多祚出手,要把李良弼勾结契丹的证据全部毁掉。

  对,就是勾结契丹。

  要是仅仅勾结庐陵王的话,李多祚杀了李良弼,就给了崔耕一个足够的交代,根本就不需要再使这种手段。

  现在问题来了,李多祚位高权重,肯定需要和契丹人配合。但李良弼就是一个录事参军而已,李显有必要让他和契丹人直接联络吗?

  难道说……他不是李显的人,而是真正的契丹走狗?所以,他府邸里既有和李多祚勾连的证据,又有和契丹人勾连的证据,李多祚怕引火烧身,才这么做?

  但还有件事解释不清,崔耕刚才怎么就那么肯定李良弼是契丹狗?他是故意攀扯,还是真的知道点什么?这个崔二郎,比自已想象中,还要要高深莫测得多呢。、

  其实狄仁杰哪知道,崔耕之所以这么肯定,完全是根据后世的记载。

  按照原本的历史,李良壁会被契丹人抓住,做了契丹人的走狗,被派去劝降周军。

  他说什么“孙万荣的孙,就是猢狲的意思,不可抵挡。“萬”呢,就是“草里”两个字。整个名字就是,猢狲不可抵挡,只有躲在草莽间,才能得以活命。”

  还别说,鹿城县令李怀璧真被他忽悠瘸了,主动投降了契丹。

  武则天打败契丹后,,将李良壁和鹿城县令李怀璧全部抄家灭族。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崔耕心中猜想,李良壁这厮是不是曾经被契丹人俘虏过,甘愿投降契丹,才被放回来,任檀州录事参军呢?嗯,很有可能。要不然,李显又不是饥不择食,怎么可能把这等声名狼藉的人物收在夹袋中?

  当然了,也可能是我猜错了。但我现在又不是法官,只是想出口恶气而已,又何必搞得那么证据确凿?

  想到这里,崔耕才直接开口,说李良弼做了契丹人的走狗。从李多祚后来的表现来看,他还真没猜错。

  ……

  ……

  百姓们虽然不知这里面的弯弯绕,但崔青天先是以一敌千,后来连手指头都没动,就让大汉奸的家里遭了报应,简直太神奇了,情绪更是激动,纷纷往前涌,想要看清楚崔青天的真容。

  这是好事啊,官兵们也不好拦,到了最后,百姓们越聚越多,整支队伍竟然一点也无法往前挪动了。

  狄仁杰见不是事,高声道:“诸位檀州父老,崔著作一路辛苦,还请大家让一让,让他赶紧进衙门,好好休息一番吧。要不然累坏了崔著作,我大周岂不丧失一栋梁之材?”

  人群中马上就有好事之人道:“狄相爷也认为崔著作是栋梁之材?不知假以时日的话,他能否赶得上您呢?”

  狄老头对崔耕有愧啊,当即有意拔高崔耕,道:“又何必假以时日,就是现在,崔二郎之才也绝不在老夫之下!”

  张九节当然知道狄老头怎么想的,他也对崔耕有愧啊,效仿道:“诸位,崔著作不仅是治政之才出众,就是武略也颇为不凡。至少本总管承认,在我之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