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352节(2 / 2)

  高兴、艳羡乃至嫉妒地情绪,开始在有些人的情绪中滋生。正在这时,给他们出气的人来了——

  “报!”

  太监武壮快步进了大厅,跪倒在地道:“启禀陛下,外面来了很多人,说是来给崔著作道喜的,不知让不让他们进来?”

  武则天看了崔耕一眼,道:“看来崔著作的人缘好得很呢,都是些什么人啊?”

  “呃,太多了。打头的有梁王武三思,魏王武承嗣,河内王武懿宗,淮阳王武延秀,内史(中书令)娄师德,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苏味道、李峤……还有洛阳令、司农少卿来俊臣。”

  “来俊臣?”武则天面色微微一沉,意味深长地道:“看来崔著作的人缘好得很呢,宣他们进来吧。”

  “遵旨。”

  不消一会儿,这帮子达官贵戚都来了,能有两三百号。大厅内肯定是摆不开了,就在外面排列整齐,山呼万岁。

  然后,武三思、来俊臣等几个朝廷重臣进了大厅,至于其他人,也只能在其他庭院中吃吃喝喝了。

  其时武壮已经把笔墨纸砚在几案上摆好,道:“陛下,请!”

  “且慢!”

  趁着刚才的空档儿,来俊臣早已把事情的经过打听清楚了,赶紧出声阻止。

  武则天停笔,眉头微蹙道:“来爱卿,你有什么事?”

  “呃……微臣以为,陛下赐字之举不妥啊。三十多年前,朝廷曾经下诏,禁止五姓七望互相通婚。如今虽说已经没人追究这事儿了,但事关朝廷的脸面……”

  “三十多年前?”

  武则天一使眼色,上官婉儿就接过了话茬,似笑非笑地道:“来少卿,本舍人来问你,咱大周朝哪年建的啊?”

  来俊臣瞬间就意识到自已的漏洞了,道“虽然大周是七年前天授元年建的,可是……”

  上官婉儿秀眉一挑,打断道:“没什么可是的,三十年的诏令,乃大唐颁布的。我大周革命万物惟新,你来俊臣却念念不忘前朝旧诏,到底是何居心?”

  “我……”

  拥周还是拥唐可是原则性的问题,即便来俊臣也不敢在这个这个问题上含糊,赶紧跪倒道:“微臣死罪,还请陛下责罚!”

  武则天当然不会信来俊臣有什么“拥唐”的心思,摆了摆手,道:“来爱卿,你这不学无术口无遮拦的毛病得改一改,以后万不可如此鲁莽了。”

  “是!”

  其实,大周继续实行的大唐诏令多了去了,上官婉儿刚才那番话完全算是上纲上线,强词夺理。

  但是,有武则天背书,这就是世上最大的道理。换言之,从今往后,《禁婚令》就算是被正式废除了。

  没人追究和完全合法可是两个概念,来俊臣此时心里都在滴血,暗念道,奶奶的,我多废这么一句话干啥?这下可好,崔耕成了五姓七望的大功臣了,以后想要动他,更是千难万难。

  当然了,废除《禁婚令》对五姓七望就是大大的好事的一件。在场的宾客中崔氏和卢氏最多,顿时齐齐跪倒,欢声雷动。

  五姓七望一跪,其他人也得跪啊,一时间“吾皇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

  武则天似乎很满意大家的表现,站起身来,高声道:“众卿平身!如此太平盛世,朕当与众卿共享之。来人,斟酒,咱们君臣共饮一杯!”

  “谢陛下!”

  一杯酒饮罢,武则天又拿起了狼毫笔,刷刷点点,笔走龙蛇,写下了四个大字:“佳偶天成”。

  笔划中丝丝露白,如流星飞空,似悬崖飞瀑,像织线穿梭,若秀发飘动,即便崔耕这个不怎么懂书法的人,都感到了至美的享受。

  这就是咱崔家的传家宝了,你别人家再有钱啊,也没地买去啊!

  他高兴地跪倒在地,道:“谢陛下厚赐,愿为陛下效死!”

  武则天道:“起来吧,大喜的日子,说什么死啊死的。呃……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朕可曾耽误崔爱卿拜天地了?”

  崔耕赶紧小拍了一个马屁,道:“天子所在,群邪退避,百无禁忌,时时都是吉时。”

  随即,在武则天的见证下,和卢若兰拜了天地。

  这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二娘是妾侍摆不上台面,于是乎,“拜父母”改成了“拜嫂嫂”。

  武则天一高兴,封苏绣绣为五品诰命夫人“莆田县君”。

  只听说过“封妻荫子”,哪听说过“荫嫂子”的?要是往常,来俊臣肯定得好好地给崔耕上点眼药。

  不过现在,武则天亲临给崔耕贺婚,赐字,乃至废除“禁婚令”,都把他震傻了,竟然没敢出言反驳。

  该赏的都赏了,不该赏的也赏了,武则天善解人意地起驾回宫。其他人等开始饮宴,崔耕和卢若兰这对新人,则被送入了“青庐”之中。

  “青庐”又名“百子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搭建一个帐~篷。自汉至唐,新人成亲的第一夜,都是在青庐中,而不是房屋内。

  ……

  ……

  “系本从心系,心真系亦真。巧将心上系,付以系心人。”

  喝完交杯酒,有丫鬟唱着歌儿,将崔耕和卢若兰的脚用五彩丝线连在了一起,这场盛大的婚礼就算完满完成。

  “阿郎,娘子,奴家告退。”

  丫鬟们轻笑一声,缓缓退了出去,青庐内顿时只剩下了崔耕和卢若兰二人。

  卢若兰忽然抿嘴一乐,道:“二郎,你现在可得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