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282节(2 / 2)

  “你……”崔文礼被噎得直翻白眼儿,冷笑道,“听你这话的意思,是想讽刺我只知依靠祖宗余荫?”

  崔耕依然风轻云淡:“呵呵,你可是你自已说的。”

  崔文礼嘁了一声,“就算是又怎样?你崔耕能当上五品定州长史,也还不是全凭了运气?又比我靠祖先余荫强到哪儿去?”

  “什么?老子全靠运气的?谁忽悠你的?”崔耕简直哭笑不得。

  崔文礼道:“这还用谁欺瞒我?你当然是靠着一时运气,本公子专门研究过你这些年的履历,就是凭的运气!”

  崔耕目瞪口呆:“你还专门研究过我?那你说说,我怎么就全凭运气了?”

  崔文礼道:“好,本公子就让你心服口服,就从你由商入仕开始说吧。想当年,你在清源县……”

  他说崔耕入仕那年,要是没有武则天和李唐的老臣们较力,若非武则天想故意恶心恶心那批顽固的李唐老臣,别说他崔二郎献上木兰春酒了,就算献上神仙佳酿也不成啊。因为大唐自立国以来,根本就没有这个献酒建功而入仕的途径。

  接着,他说崔耕从九品县尉升为从七品折冲都尉府长史,那是因为朝廷新成立了武荣都尉府,崔二郎纯属运气好捡了漏。

  接着是都尉府长史再到岭南道肃政使呢?那就更是运气的缘故了。要不是整好赶上倭皇脑袋发晕,以一千倭寇袭刺桐港,崔耕哪来的立功的机会?

  还有之所以能升为江都县令,主政一县民生,那纯粹是因为崔耕走狗屎运发明了崔药。你崔二郎又不懂岐黄之术,能发明崔药不是运气又是什么?”

  至于从六品江都县令升为五品定州长史?

  崔文礼直言,说到底还是靠了运气——因为,整好赶上定州边境,突厥近来屡屡生事。

  “我擦,还能这么解释?”

  崔耕也被这个活宝给气乐了,“一次运气也就罢了,次次都是运气,这解释得通吗?”

  崔文礼这回突然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这么说,的确是有些牵强。所以,我和族里的兄弟又研究了一番,发现里头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什么原因?”崔耕好奇了,居然还不止崔文礼专门研究他,而是一群人,一群自诩高高在上的贵族子弟。

  崔文礼道:“你的先人崔挺,这一支流落在外,如今就只剩下你一人了。崔氏列祖列宗怜惜于你,多加保佑,因此才能让你的运气一直这么好。所以,你以后可要多多为博陵崔氏出力,报答列祖列宗的恩德啊!”

  “妈的,你真是二货不解释!”

  崔耕见对方图穷匕见,反倒不生气了。

  他嘴角微翘,似笑非笑道:“绕了半天圈子,敢情是在这等着本官呢!子不语怪力鬼神,你觉得这话,我能相信吗?”

  崔文礼道:“你不信也不成。我们族里的几个兄弟已经商量好了五道题目,要考校考校你崔二郎,也好让你明白自已的斤两,莫要狂傲自大目中无人,也好让你知晓博陵崔氏的世家底蕴,并不是你这种乡野小子出身的人所能掂量的!”

  “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崔耕发现无论是起初刚认识的崔日用,还是现在的崔文礼,这些博陵崔氏子弟骨子里都有股自以为是的臭毛病,真是大家族大世家惯出来的。

  话不投机半句多,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便一言不发,专心赶路。

  大约未时二刻,抵达博陵崔氏的祖地,安平县黄城村。

  此地虽然名曰为村,却是护城河、城墙、垛口俱全,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不在一般的县城之下。

  城门口处,几十名身着华服的年轻人高谈阔论,逗得几名女子娇笑不止,将城门口堵了个结结实实。

  吁~~

  几人勒住缰绳,翻身下马。

  崔文礼高声打招呼道:“诸位族中兄弟,幸不辱命,我把崔二郎带来啦。”

  “干得好!辛苦十二郎你了!”

  一众年轻人中走出来一个身形高挑儿的年轻人,对崔文礼道:“接下来的事儿,就看我们的了,我等一定会好好的招待这位崔大长史的!”

  众崔氏年轻子弟纷纷附和,轰笑。

  妈的,又来一群自以为是的神经病!

  崔耕已经无力吐槽了,只得撇撇嘴道:“你们也别整那些假模假式的了,不是五道题目吗?赶紧划下道来,本官接着便是!”

第315章 一语惊四座

  “哦?看来十二郎都跟你说了。”

  那个瘦高挑儿的年轻人看着崔耕,说道:“五大题目倒是不忙,咱们先认识一下,我叫崔鲸,乃是安平第一房的嫡孙。至于在场诸位,我先与你介绍一番……”

  崔鲸把城门口的几十名青年男女,向崔耕挨个介绍了一遍。

  崔鲸乃是安平第一房的嫡孙,另外还有安平第二房的嫡孙崔器,以及安平第三房的嫡孙崔承构等人。

  在场的青年男子都是崔氏族人,隐隐以这三房嫡孙为主。而这三人中,又以崔鲸的地位最高。

  在场几个女子的身份也颇不简单,其中三人出身范阳卢氏,两人出身荥阳郑氏,还有河东裴氏以及太原王氏各一人。

  这七人俱皆年方二八,面比面娇,身形窈窕。

  崔耕听崔鲸对她们的称呼是“某小娘子”,而不是什么“某夫人”,这就说明这些世家女子都待字闺中,尚未婚配!

  懂了!

  崔耕瞬间就秒懂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