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278节(1 / 2)

  ……

  一直到了船上,崔耕的脑子里晕晕乎乎,不断忽闪着“鉴真”这俩字儿!

  怪不得他小小年纪就这般厉害呢,原来人家这一生就是开挂的人生啊!

  追索梦中历史所载,鉴真十四岁出家,二十六岁任大明寺主持,几十年间,传法过四万人,被世人称为“江淮之间,独为化主”。

  后来,又六度扶桑,被扶桑人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与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成就比起来,斗匪徒临危不乱智计百出,下围棋杀败了突厥特使,这点成就委实算不了什么。

  想着想着,他不无得意道:“呵呵,原来东渡日本,被后世日本人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主的鉴真大师,竟然被我整天摸摸头,叫着小屁孩。人生啊,真尼玛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精彩!”

  ……

  ……

  船行江上,倒也顺风顺水。

  崔耕此行的路线,是先从水路到洛阳,然后再从洛阳走陆路,往东北而行,穿州过府,直抵定州。

  外任官员不得无故返京。

  所以崔耕下船之际,就该与卢若兰等人分别了,与佳人一阵柔情蜜语不必细表。

  忽然,崔日用招了招手,把崔耕叫到了一边。

  崔耕皱眉道:“本官都已经和若兰订婚了,你现在该不会还有那不该有的心思吧?”

  “那哪能呢?”崔日用连连摆手,“我崔日用身为五姓七望博陵崔氏的族正,更是饱读圣贤书,怎么可能会打有妇之夫的主意?”

  “那你找我啥事儿?”

  崔日用道:“是这样的,二郎你现在虽然是入了族谱了,但还有些人对你有意见。他们觉得吧,你虽然血脉上是博陵崔氏子弟,但久居在外,没有受族中长辈教导,恐怕野性难驯。所以……所以……”

  崔耕不耐烦地道:“他们想咋样?”

  “也没想咋样,就是想教导教导你,磨磨你的性子。”

  “擦,他们想得美!”

  崔耕瞬间就秒懂了,这哪里是教导啊?分明是教训!

  不言而喻,博陵崔氏内部有人想给自已一个下马威,想让自已“明白明白”自已的位置,以后要好好的为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当牛做马。

  崔日用对崔耕反应早有预料,笑道:“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博陵崔氏的族谱上有了你的名字,这就代表了天下公论。真跟族里闹僵了,对二郎你的名声可不好!你就是不为自已想想,也得为卢小娘子想想不是?”

  “又拿若兰来压我?”崔耕没好气道。

  崔日用耐心解释道:“不是压你,我是提醒你,族里边有不开眼的,教训教训也就是了,别做得太过分了。”

  崔耕听了这话,心中那口气才顺了些的,道:“这还差不多,那什么叫过分,什么叫不过分啊?”

  “呃……就是三条:别有人残废,别对崔氏祖宗不敬,别弄得人家破人亡!”

  日!

  这下限也太低了吧?

  崔耕眼睛瞪得溜圆,道:“刚才说得那么严重,现在又是这么三条。你啥时候见我搞的人家家破人亡了?就这个还值得专门提醒我一次?”

  说着话,他绕着崔日用转了俩圈子,皱眉道:“怎么听你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倒像是鼓励我跟他们干仗似的?你小子到底是哪头的啊?”

  崔日用嘴角荡起,道:“只要你不犯这三条,我当然是站二郎你这边的,那帮人也该有人教训教训了。”

  “行,我发现你小子还挺不错的嘛。”崔耕拍了拍崔日用的肩膀,“有你这个大族正在撑腰,那本官就好好地帮博陵崔氏,正正门风!”

  崔日用:“……”

第310章 赵县土门驿

  河北道,冀州府,官道上。

  叮铃铃~~

  伴随着阵阵马褂銮铃声响,有四骑飞驰而至。

  头一位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剑眉星目,鼻直口方,再穿上一身文生公子装,更显得卓卓不群,气宇轩昂。

  他身后的两个人,左边是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身着重甲,面色坚毅,不怒自威。右边那个,看年纪在五十岁左右,虽然面若厉鬼,但不疾不徐如渊渟岳立,令人不敢小觑。

  最后的那个人就比较不堪了。

  这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浓眉毛大眼睛宽额头,人样子也还算不错。不过,此时的他衣服松散,发髻蓬乱,鼻洼鬓角热汗直流,张开大嘴嘘嘘带喘。

  不用问,这正是崔耕、封常清、周兴和宋根海一行。

  他们出了洛阳,经由郑州、相州和魏州,如今已经到了冀州境内。

  到了冀州境内,那离定州便不远了。

  “大人,等等我!等等我!”宋根海在后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追喊着。

  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