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260节(1 / 2)

  在江都县百姓们殷切期盼的目光中,奇迹出现了!

  代表江都县的龙舟一骑绝尘,以绝对优势撞断彩绸,成了这场龙舟大赛的魁首!

  百姓们深感与有荣焉,激动得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好!好啊!太好了!真是好!就是好!”——除了好,他已经不知道喊别的了,二十年倒数第一的屈辱啊,今日一朝洗刷。

  “哈哈,痛快,今天咱们江都县可算是扬眉吐气!”

  “都要感谢崔县令,啊,不,是崔青天!崔青天长命百岁!”

  “崔县令主政江都,乃江都之幸,百姓之幸啊!”

  “二十年啊,足足等了二十年啊!”

  “是啊,二十年来我们都是倒数第一,今天,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

  “我爹临终前还跟我说,龙舟夺得魁首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呜呜,我一会儿就给我爹烧一条龙舟过去!”

  “你丫有病吧,你上哪儿捣腾龙舟烧给你爹!”

  “下面江上不是有几艘撞断的龙舟,你晚点收拾收拾,扛回去烧给你爹吧!”

  ……

  ……

  不怪他们这么激动,实在是江都县百姓们等这场胜利太久了,而这场胜利也太胜得惊心动魄了!

  此时卢若兰看着崔耕,已经满眼都是小星星,“二郎,你可真是厉害,如此恶劣情况下都能翻盘!”

  曹月婵也问道:“你究竟是怎么办到的?都是人,按说各县的龙舟队伍即便水平有差,也不可能差那么多啊。”

  到了现在,崔耕也就不再藏着掖着的了,解释道:“问题不在于人,而在于龙舟。其他县的龙舟是用普通木料做的,而咱们的龙舟,却是用一种叫杉木的木材做的。”

  虽然杉木的原产地在中国,但这种木材以前一直没引起人们的重视、

  主要是古代并不缺木材,从各项指标来看,杉木并没有在同类木材中有什么突出的优点。相反的,缺点还不少。

  然而事实上,它是制作龙舟的最好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这种木材比其他木材轻多了,可以大大提高龙舟的速度。

  徐敬业那些手下们以造反为目的,冥思苦想,多方比较,完全不考虑性价比,终于选了杉木作为龙舟的原料。

  只是在各种阴差阳错之下,这种龙舟最终没有用来造反,而是真用作了龙舟争胜,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当然,崔耕没法跟他们说徐敬业的事儿。

  他只能推说,这是人家甘宁后人的祖上留下来的经验,历经十几代人的不断完善,向来不轻易示人。

  此时,甘英等人已经弃船登岸,江都县衙的小吏们赶紧迎上前去,给他们披红挂彩。

  紧跟着,爆竹声声钟鼓齐鸣,依照惯例,这些夺得第一名的汉子们走入彩棚,跪倒在张潜面前,接受刺史大人的赏赐。

  张潜温言勉励了几句,赐给他们骏马、锦缎、酒肉,并让他们在都督府的侍卫保护下,绕着运河夸耀一圈,可谓是风光至极。

  崔耕道:“裴县令,你以为我江都县的龙舟队伍如何?”

  “呃……”裴子宽满面羞红,无言以对。

  崔耕又道:“另外,本官告诉你,那十万贯钱的赏格,是用来奖赏这些壮土的,本官一文都不会要!裴县令,事实证明,你之前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耶?”

  裴子宽咬了咬牙,吐出了几个字儿,道:“好,崔县令是鸿鹄,本官是燕雀,本官认了。不过……”

  “不过什么啊?”崔耕嗤笑道。

  “我可以承认小人之心,但我始终相信,我最初的猜疑不会错!你这支所谓甘宁后人的队伍,有古怪!早晚我会把他们底细,查个水落石出!”

  崔耕听了这话心里一咯噔,妈的,如果徐敬业的这群儿郎被裴子宽盯上,这可不是小事儿,反而大为不妙。

  难道还要跟大辛庄那次一样,将他们全部送往扶桑?

  但是现在貌似来不及了。

  既然裴子宽盯上了,这些人突然来一次集体失踪,那不成了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

第290章 迷楼动心弦

  扑哧~~

  正在崔耕深感焦头烂额之际,他身边的卢若兰轻笑出声来。

  崔耕多鸡贼啊,趁机装模作样地问道::“卢小娘子何故发笑啊?”

  “裴县令刚才觉得崔县令贪墨,现在又觉得那些甘宁后人有古怪,仔细想想,这不是一回事儿吗?恐怕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别人,而是裴县令哩!”

  曹月婵亦道:“妾身明白了,这就是崔县令刚才说的,心中有佛看万物皆佛,心中有狗屎……”

  怎么又提这茬?

  裴子宽既羞且恼又郁闷,“哼!本官不和你们做口舌之争,咱们咱们走瞧!”

  但破屋更遭连夜雨!

  突然,一直作壁上观的老刺史张潜终于发话了,脸上怒色若隐若现,厉声喝道:“裴子宽,柳至仁,吴宏栋,张云峰,乔温建,李广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