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238节(1 / 2)

  一晃又是数日过去。

  崔耕终于拔掉了宫家、般若寺和梁有贵这三家钉子户,之后其他的那十余家钉子户顿时没了底气,在江都县衙的几番游说之下,他们得到了合理的补偿,陆续开始版权。

  在拆迁这件事上,韦凑虽没帮上什么大忙,不过在另外一桩事情上他出了大力气。

  如今崔耕与刺史府的契约已经达成,保障湖自然到手。崔耕也不隐瞒,将自已将会利用保障湖大挣一笔的想法跟韦凑说了一遍,索性卖个人情给他。

  韦凑不懂商贾低买高卖和炒高地价的手段,也不清楚崔耕的计划到底行不行的通。但出于对张潜和崔耕的信任,他最终还是拿了一千贯钱向崔耕买了一段保障湖,并主动承担起保障湖的改造工作。

  江都县衙的公务不多,拆迁的工作陆续做完,保障湖也暂时不劳崔耕操心,一时间,他又清闲了起来。

  时光忽忽,眨眼间就到了三月初二,明日就是“上巳节”了。

  按照民间习俗,男女老幼会在这一天到水边饮宴、郊外游春。

  另外,这个上巳节还有一个年轻人尤为喜欢的妙处,那就是可以趁此节日……谈恋爱。

  没错,就是谈恋爱。

  尽管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大部分父母也会认真考虑子女的意见。

  但这年头既无网路又舞会,甚至连共同上学和上班的机会都没有,青年男女该怎么认识异性呢?

  上巳节就是一个好机会。

  那一天,小娘子们毫不避讳地成群结对,来到小河溪水旁,褪下罗袜清洗纤足。

  正所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长安如此,扬州也是如此,年轻小郎君们自然也会趁此机会机,在河边挑选意中人!

  一旦相中了哪位小娘子,他们就会赶紧上前搭讪,问问她家住哪里,父母都是什么情况,然后再回家告知父母,出动媒人,一场好姻缘便成了。

  至于早有了意中人的男女,更会在这一天,趁此机会随着心上人一起,郊游踏青,乃至弄水嬉戏。

  君不闻诗经有云:“溱与洧,方涣涣兮。土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土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土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么浪漫的机会,怎能错过?

  赶巧了,明日便是上巳节,今日曹月婵却主动来江都县衙,欲见崔耕。

  崔耕久久不见曹月婵,亦甚是想念。

  见着她进了内宅,当即有几分激动地站起身来,迎上前来,问道:“月婵,今日你过来寻我,莫不是想商量下明天过节之事?放心放心,本官现在闲得很,时间一大把!”

  “过节?”曹月婵微微一愣,后才恍然大悟,道:“二郎是说上巳节吧?妾身现在都忙得脚不沾地了,哪有那个闲工夫?”

  原来是自已个儿会错了意。

  崔耕不由得大失所望,耸耸肩,问道:“那你今天来找我,还有别的事儿?”

  “妾身听说二郎和南禅宗交好,不知可有此事?”

  “这个啊,算是吧。不过并非你想得那样……”

  崔耕也很郁闷,当初法莲寺的佛冰和俗讲什么的,的确是想暗中帮助南禅宗的,不过他再三提醒慧明小和尚,见好就收,别声张跟他崔二郎有关。只是没想到扬州的丽竞门在王弘义的领导下,很快就恢复了实力,竟然将自已帮南禅宗的事儿,一五一十地探出来了。

  非但如此,他们还到处嚷嚷宣扬,把此事弄得众人皆知,自然也传到了北禅宗的耳中。

  这下倒是有几分里外不是人的赶脚。

  听完了崔耕的诉苦后,曹月婵想了想,嘴角噙笑道:“依妾身看,这事儿吧,也未必是丽竞门多厉害,恐怕那慧明小和尚,压根儿就没想过替二郎保密吧?”

  崔耕摇头道:“小和尚的为人我还是清楚的,这种事他应该干不出来,不过他身边的人就难说了。也好,北禅宗本身在钱庄行当就是一头大鳄,咱们聚丰隆早晚和他们有一战,多一个南禅宗的盟友终归是好的,没必要再去深究小和尚了。”

  “不行,岂能这样便宜了他们?毕竟你对他们南禅宗是有大恩的。”

  曹月婵道:“其实据妾身所知,南禅宗经营的钱庄也不少呢,只是他们在官府没什么势力,不敢找咱们聚丰隆的麻烦罢了。妾身今天来找你,也是为了这个。不知二郎能否说服南禅宗,让他们名下的那些个钱庄,统统加入聚丰隆银号呢?”

  “这个啊?”崔耕犹豫了一下,刚想说话,倏地——

  “哼,目光短浅的女人,还以为你有多大本事呢!你以为将南禅宗的钱庄并进来,对你们聚丰隆是什么好事儿吗?”

  说话的不是崔耕,而是窗外的一个人。

第264章 双姝初会面

  帘栊一挑,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走了进来,正是卢若兰。

  今天的她,身着荷叶罗裙,头梳双环望仙鬟,脚蹬一双浅绿云头履,皓齿明眸略施粉黛,天生丽质不着钗钿。俏生生不让出水芙蓉,清丽丽仿若空谷幽兰。

  任谁见了都得赞一声,好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

  不过这来得也太不时候了……

  崔耕心里叫了一声苦,脱口而出道:“卢小娘子,你怎么来了?”

  这话明着问卢若兰,但暗里却是说给曹月婵听的,言下之意是说,喂,咱俩还没那么熟啊,你怎么不请自来?这也就罢了,你咋不经通禀就进了县衙呢?

  不过卢若兰仿佛没听到一般,坦然处之地问道:“崔县令,您身边这位便是聚丰隆的曹掌柜吧?”

  不等崔耕应她,曹月婵便主动招呼了一声:“不错,妾身正是聚丰隆的曹月婵,而且还是二郎的未婚妻呢。二郎,傻愣着作甚?还不快些替妾身介绍介绍,这位客人乃何许人家的小娘子啊?竟出落得如此标致可人。”

  曹月婵俨然从卢若兰身上闻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似笑非笑的脸上透着淡淡的戒备之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