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98节(2 / 2)

  他不由咽了口唾沫,冲柜上的掌柜说道:“掌柜的,那啥,这八分珠不错啊,能否打个商量?”

  好吧,堂堂江都县令,准备跟掌柜商量商量,能不能先赊一下。

  崔秀芳当然明白他已经囊中羞涩,琼鼻微皱道:“没钱了,了吧?还敢逞能么?”

  “啊?崔…翠县令莅临小店?”

  尽管崔耕没穿官袍,身着便服,但白白胖胖的掌柜还是认出了他,喜道:“崔青天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的很啊。县令大人是想要这颗珠子吗?”

  顿了顿,他大方地挥了挥手,道:“啥也不用说,这颗珠子您尽管取走,小的分文不收!”

  崔耕愕然,道:“你认得我?”

  “小的当然认得您。”那掌柜的眼睛笑的都眯成一条缝了,道:“头一次见您,是您揭穿智满和尚的骗局。第二次见您,是您在平松冈上蒸骨验尸。今天崔青天能进来小店,真是小的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没想到在这还遇到自已一个粉丝,这还真是善有善报!

  掌柜不由分说,从架子上取下那颗八分珠,连装盒都懒得装,径往崔耕怀里塞。

  崔耕自然不能要,连连婉拒道:“本官怎么能平白收你东西?这个万万不行!掌柜的,莫要陷本官于不义!”

  那掌柜赶紧解释道:“崔县令莫误会,这珠子不白给您。小的看县尊大人一路采买,所获颇丰,应该是花光了现钱吧?珠子您暂且先收着,改天,小的派伙计去县衙要银子去!”

  “哦哦,这样才对嘛!”

  崔耕笑了笑,道:“今天一路采买,不巧没有带够银子出县衙,这样,本官给你打个条子。”

  “不用!不用!打什么条子?小的还信不过崔县令的人品?”

  那掌柜死活不肯要崔耕赊条,反而幽幽一叹,道:“当日淳于东家若是肯借崔县令三百贯钱,现在想必能靠这点本钱东山再起了。不过现在……唉!”

  崔耕听了心中一动,道:“淳于东家?谁啊?”

  “唔?崔县令忘了?当日在坊市揭穿智满和尚行骗的时候,不是有个叫淳于良的做帽商人吗?就是那个说愿意替智满和尚偿还骗捐银的商人,还记得不?他就是淳于东家!”

  淳于良?

  崔耕暗忖,妈的,我正找他!

  当即,他好奇掌柜那句东山再起的话,问道:“记得记得,淳于良怎么了?”

  “唉!”掌柜连连摇头,感慨万千道:“惨啊!世事无常,短短几日,天翻地覆啊!淳于东家现在过的日子,那真叫一个惨!”

第223章 血债须血偿

  淳于家在扬州城中世代做帽子,不过到了他这一辈,就对经商没什么兴趣了,只是在东市象征性的维持了一个门面,每月的进项连租金都不够。

  好在淳于良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底很厚很厚,就算坐吃山空,也能吃个十几辈子的。

  所以淳于良每日里就是弹弹琴做做诗,去寺庙里与和尚们论论法,来坊市上逛逛街,小日子过得甭提多滋润了。

  家中老婆既漂亮又贤惠,还给他生了个儿子。那小孩虽然今年才五岁,但聪明绝顶古灵精怪,人见人爱。

  不夸张地说,人活到淳于良这个份上,就算别无所求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七天前,淳于家遭了一场天火,整个宅院被烧成了一片白地,淳于良年轻美貌的妻子也葬身于大火之中。

  最终,淳于良只能带着年幼的儿子,靠着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比乞丐也强不了多少。。

  这么惨?

  崔耕听完大惑不解,道:“就算天火把淳于良家什么都烧没了,地皮总还在吧?把地皮卖了,多了不说,几百贯,乃至上千贯钱总是有的吧?”

  他这话可不是夸张。

  眼下就是长安城都没有扬州的地皮贵。

  无它,扬州城修筑得太小,而此地又太过富庶,人口聚集之下,城内的房价是打着跟头的往上翻。

  那掌柜解释道:“地皮值钱是没错,但卖不出去有啥用?现在外面都传,淳于家十几代人,已经把那块地的福气耗尽了,才有天火降下。以后啊,谁接了这宅子谁倒霉!”

  怎么又跟这神神叨叨的事儿扯上了?妈的,这年头难道全扬州城的百姓就没一个不信邪的?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够便宜,别说遭了天火了,就是确确实实的凶宅都应该有人买吧?

  崔耕从直觉上就觉得掌柜的话不通,问道:“那你知不知道淳于良现在住哪?”

  “就在他家那块白地上。唉,作孽啊,小的还送了他一顶帐~篷呢,好让他能遮风挡个雨!”

  “那请掌柜的辛苦一下,带本官去见见淳于良,可好?”

  “愿为县尊大人效劳。”

  掌柜的跟伙计略微交代了几句后,就带着崔耕二人离开了坊市,直奔清平坊而来。

  淳于良的宅子还真不小,能有二十来亩地。

  在一片灰烬中,一个帐~篷孤零零地出杵在那里,看起来分外凄凉。

  掌柜介绍道:“淳于家没有功名,不能住这么大的宅子。分出很大一部分,租给了房客。天火一起,不少房客没来得及跑出去,皆葬身火海!唉,真是太惨了!”

  崔耕心中一震,道:“这场大伙究竟死了多少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