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47节(2 / 2)

  会是谁呢?

  吴公礼冷静下来后,心思也细腻了起来,暗里筛查着这个隐藏在曹天焦身后的那个人。

  他挨个挨个蛛丝马迹地去排查着……

  这个人跟曹家关系熟稔到可以彼此信任,合作开银号;这个人能利用县衙官府的名头来揽储,可见心思缜密,经商天赋极高;开钱庄离不开现钱储备,这个人显然家底实力雄浑,随时都能拿出一笔现钱出来……

  难道是他?

  是了!

  吴公礼猛地记起,貌似他收到的请帖上,邀请他参加赴那个劳什子慈善晚宴的人,就是他!既然晚宴是他筹办的,那昨晚一切自然尽在他的计算之中了。

  真相呼之欲出!

  “好你个崔二郎!”

  吴公礼面色巨变,咬牙切齿道:“上次方铭之事我还送了你个人情,你居然还伙同曹家合开钱庄,这是准备要砸我们吴家的饭碗啊?”

  “嗯?关崔县尉什么事儿?”

  胡泽义见着吴公礼居然没来由的提起崔耕来,而且还是一脸的切肤之痛,好似结了什么深仇大怨般。

  吴公礼没有隐瞒,逐一将自已的分析道了出来。

  胡泽义听罢之后,嘭的一拳砸在椅子的扶手上,喝骂道:“好你个崔二郎,敢情昨儿的慈善晚宴从头到尾都是策划好的,合着本官也被你团团戏耍了!”

  吴公礼嗯了一声,见叔父暴怒,心中又升起了一丝侥幸,摆出一副同仇敌忾地口气,劝说道:“表叔父,崔二郎这厮城府极深,与曹家兴办聚丰隆之事也对您还藏着掖着,晚宴上还这般戏耍着您。要不,豁出这县学不办了,渡口不修了,也不能遂了他的心思,坚决不能将县衙的官银税款交给聚丰隆啊!”

  “县学不办,渡头不修,你吴家愿意替本官出这笔钱?”

  胡泽义颇为轻蔑地看了一眼吴公礼,转头继续愤愤地骂着崔耕:“要知道崔二郎也搀和在里面,本官昨晚就更应该跟曹天焦多要些钱才是啊,索性修建渡头直接张口就是一千贯,那至少还有六七百贯能进了本县的钱袋里。唉……真是便宜了崔二郎这厮!”

  吴公礼:“……”

  脸黑如墨,无言以对。

第59章 银号开门红

  有了当晚胡泽义的亲口允准,崔耕就县衙公产迎宾楼的问题上,与曹天焦的交割手续非常顺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讫,迎宾楼易主姓了曹。

  第三天,曹家便迫不及待拆掉了迎宾楼的招牌,取而代之的是“聚丰隆银号”五个金光熠熠的硕大招牌,分外醒目,格外抢眼。

  迎宾楼荒废多年,略显陈旧,但不影响正常投入使用。

  火急火燎,准备赶着这股子势头趁热打铁的曹家二话不说,专门请人将迎宾楼的前店后院和楼上楼下都拾掇了一遍,然后简单地装饰了一番,就将聚丰隆银号的门正式打开了。

  一通炮竹之下,聚丰隆银号开业了。

  很是仓促,也略显简单,但绝对不影响它在清源县城中的人气。

  县衙官银税款的存入聚丰隆,自然是聚拢人气的宣传噱头。

  但聚丰隆在开业当日对储户公布的年利率,才是令银号人气急剧攀升的真正原因。

  天顺钱庄给储户的月利率是二分钱,而聚丰隆银号给储户开出的月利却达到二分五,足足压了天顺钱庄一头。二分五的年利率是一个什么概念?好比醉仙楼掌柜唐福国去天顺钱庄存上一百贯钱,光一年的利息便能挣上两贯五百钱。

  纵所周知,现在市面上货币购买力还是很硬的,基本能实现斗米百钱的购买力,而且还是上等的洛阳米。两贯五百钱的利钱,光上等洛阳米便可买上二十五斗,供一家三口半年的口粮。

  对于老百姓而言,就平日攒下来的银钱存入钱庄不仅安全不怕水侵火烧,还可以挣上一笔不菲的利息。所以,天顺钱庄在清源县中备受商贾百姓们欢迎。

  但现在聚丰隆银号不仅有县衙存税款做变相的安全担保,而且还将年利率提升到了二分五,自然是更加受清源县储户们的热衷。

  仅提升年利率这么一项,聚丰隆银行就小赢了在清源县经营数代人的天顺钱庄,开门红。

  银号连续几天的试营业,反响不错。不到三天的光景,前来聚丰隆银号存银钱的储户便累积多达两百人,其中多为小摊小贩和略有家资的小门小户。

  ……

  这一日,聚丰隆银号开业的第四天。

  崇文坊坊口依旧是喧闹不止,人流川息。

  相比于前几日,银号外驻足观望看热闹的行人少了,更多的是前来银号办理储存的储户。

  银号的二楼,银号的账房就设在一间临街的房中。

  账房总管银号的账目明细,这种事儿自然是曹家真正的一家之主曹月婵来负责。

  此时,曹月婵正与一名年轻男人并肩而站于长窗前,临窗下望着街上银号外的人来人往。

  年轻男子并非别人,正是清源县尉崔耕崔二郎。

  两人谁也没说话,就是这么一言不发地驻足瞅着外头,静悄无声。

  约莫过了一会儿,崔耕打破了这份寂静,率先开口道:“月婵小姐,看来咱们这个开局不错。聚丰隆银号这几天的账本我也看了,按这情形,咱们银号在清源县算是立住了!”

  曹月婵人虽未动,也未回应,不过长长的睫毛还是微微闪动了一下。

  崔耕见状,哑然地笑了笑,道:“还在为那天银号股权分配之事生气?”

  “呵呵,小女子岂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