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寻活计遇伯乐3(1 / 2)

沐瑶留下半筐枇杷告别牛二叔后便一路留意招工告示。</p>

俗话说人靠衣装,得先把自己料理干净才行。</p>

眼前的这家“福来客栈”一间普房含膳一份才五百文钱,是她路过最便宜的酒店了,便毫不迟疑地要上一间。</p>

身子泡入浴桶的那一刻舒畅淋漓。美餐过后睡到次日日上三竿,沐瑶瞬间满血复活。</p>

小包里还剩一些c家化妆品。她深知自己长相过盛,必须得遮掩一番。很快,一个看起来面色略显暗黄干净秀气的小郎君便改妆好了。</p>

镇中心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沐瑶像一个好奇宝宝,东兜西逛,目不暇接。</p>

右边的茶楼斗拱飞檐典雅古朴。深嗅,一股淡淡的茶香扑鼻而来。</p>

左边是长龙排列的各类小摊商铺,人头攒动气氛亲切。</p>

她眼热得看着许多从未见过的摆玩。好几次驻足,掂量着兜里的铜板抿着嘴强迫自己移开视线。</p>

街上俊男众多。无论年纪、贫贵,一个个打扮得清清爽爽一丝不苟。难怪牛二叔请她吃馄饨。</p>

街上甚少有女子出行。今个儿唯一见着的是醉味楼隔壁李府李家娘子下马时的背影。伸长脖子凑近瞧瞧,眨眼功夫就被两个身材修长的男子一左一右紧紧遮挡簇拥而入。</p>

听一旁卖烧饼的大爷说,这位李家娘子是扬名镇上的好孕星。嫁了八个丈夫,生了四男两女,美名都传入了上京。</p>

不仅如此,还得到了皇帝的特别嘉奖,被封为“贤扬”夫人,享百户食邑。</p>

她相貌普通,但凭着过人的易孕体质,即使今年三十五六,仍有不少年轻俊郎趋之若鹜地上门求娶!</p>

沐瑶心下震动,徐徐消化着这些福音。</p>

云启大陆的女子生女率很低,如李家娘子这般不到四十便育有两女的已是比天的福气。</p>

庆元帝年过七十,也只得五位皇子。</p>

坊间流传,若不是李家娘已有八位夫君又年岁颇大,庆元帝都想招其当儿媳。毕竟高高在上的皇子们及那些门第显赫的皇亲国戚哪肯委屈与他人共妻?</p>

沐瑶一身疲惫地回到客栈。</p>

今日她很有收获。她主攻医学,长乐街上的济善药堂是其首选。但这家招的是学徒。虽说包食住,可一个月仅一两银子,怕是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买不上。</p>

今个儿去“兰衣阁”打样儿,听说那儿是扬名镇上最好的成衣铺子,总店开在上京。她在门口望了几眼,能入眼的至少30两起。便宜的也有,比如她身上这种麻布质地的,一吊钱可以买两匹,耐洗又耐穿,洗到发白了还结实着。“兰衣阁”的伙计擦洗柜面的抹布用的就是这种料子。</p>

沐瑶从小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身上这件扎得她皮肤生疼。</p>

由奢入俭难!古人大智慧!</p>

醉味楼门前竖着的餐牌她记忆犹新:水晶肴肉,腊味合蒸,黄焖鱼翅,金叶酥,贵妃糕。。。。。。只觉满口生香,想吃,现在就想吃!</p>

“哎,又想飘了。”沐瑶叹了口气。</p>

倏地,她又想起济善药堂向前大约两百米处有座三味书肆。</p>

她记得花溪村叫张知的男子提起过在书肆抄书一个月可得二两银子。</p>

她从小师从“从云”大师“谢如意”,得其严厉教诲多年。她外公曾说漏嘴道从云大师有一次喝高了在其面前夸赞她“下笔独具风骨,慧根极佳,颇有大家风范。” 便寻思着上三味书肆试试。</p>

镇上还有不少酒楼 、小吃铺子。她的厨艺亦是不错。留学在外多年被迫练就了一身手艺,她可以毛遂自荐当大厨,也可以卖些方子换银钱。</p>

一想到赚钱机会颇多,她的内心不禁蠢蠢欲动起来。</p>

沐瑶决定先去三味书肆碰碰运气。</p>

这家书肆在扬名镇名气很大,位居镇中心长乐街七十二号,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黄金宝地。</p>

三味书肆不仅售卖出借各类书籍,还售卖一些名家字画古玩珍藏,引得一群达官显贵文人墨客时常光顾。</p>

紫檀木的牌匾鹤立于高顶之上,“三味书肆”几个字行云流水,遒劲挺立,处处彰显着书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味。</p>

傍晚时分霞光满天。书肆中却早已点起了星星烛火。</p>

四面墙角各摆放着一尊高脚檀木几,上面各放了一鼎香炉。茉莉花的熏香袅袅飘起,整座书肆弥漫着淡雅的香气,使人头脑格外清明。</p>

玄武石铺成的地面一尘不染,烛火的身姿倒映在石砖上仿佛铺上了一层淡金的柔毯。</p>

书肆分为三层,每层排列着整齐的书柜,一排排幽深直通,望不到头。</p>

沐瑶不禁感叹这家书肆的东家真是大手笔啊!论其规模,哪怕放眼二十三世纪依旧令人叹为观止。</p>

“小郎君是想买书还是借阅?”前台一个看上去十六七岁的清秀男子热情地迎了上来。</p>

沐瑶理了理思绪:“在下沐瑶,读过几年书,听闻这里有招抄书学子,特来打听。”</p>

伙计王皓笑道:“小郎君,咱们书肆是有在招抄书学子。按本计酬,每本的酬劳会根据字数定酬。不知小郎君想抄哪类书籍?”</p>

“能否先让我看看需要抄写的书籍?”</p>

王皓指了指身后靠右的三排大柜子,上面密密麻麻有序地摆放着一层又一层各类书籍,天文地理,野史杂记,神话杂谈包罗万象。</p>

沐瑶选了《大允国国史》,《各国杂记》还有一本长篇小说《四神志》。</p>

王皓惊讶道:“小郎君,这几本书平时鲜有人选。”</p>

“哦?那他们一般会选些什么?”沐瑶好奇道。</p>

“诸如《大论》、《能测》还有《注经》之类的。春考临至,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和考试相关的书籍。小郎君看着面生,也是来参加春考的吗?”</p>

沐瑶不知春考的规则,也不知女子能否参试。若是没有限制,说不定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便好奇道:“请问参加春考有什么条件吗?”</p>

王皓瞪大了眼睛不解地看着沐瑶,沐瑶被他看得头皮发怵。</p>

春考可是大事儿,但凡学子,哪个不想入仕为官?当下女子珍贵,漂亮的更是稀少。大允国美人排行榜前三十的美女有一半以上住在上京。她们大多是达官贵女。听说这些女子肤若凝脂,头发茂密,身材高挑,还会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比镇上乡间那些个强上百倍。</p>

在大允,“好儿郎,读好书,挤破头,去上京,居高位,娶美人”深入人心。这小郎君的消息得多闭塞啊,居然连这些最基本的都不知晓?</p>

孰可忍孰不可忍!王皓立即扫盲道:“春考是我们这儿的头等大事。咱们儿郎一旦高中便是得了功名,就有了入仕的资格,娶个美娇娘不再是梦想了。再过两个月便是一年一度的春考,下半年还有一次秋考,一般会在秋末举行。报名考试没有什么限制,只要自己想考,都能报名。只不过在春考前夕会有为期三天的测选。通过后方能参加为期9天的终考。三天考一门。范围是《大庸》,《律论》和《经论》。朝廷每年下放的入仕名额有三百,各地考生却达千万。所以考试难度极大。”</p>

“那女子也能参考吗?”沐瑶进一步询问。</p>

王皓微怔,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道:“律法上倒没写不行,但是也没有女子会参加春考啊。”</p>

“从来没有过吗?”沐瑶吃惊道。</p>

王皓摇了摇头:“至少我没听说过,女子生来不愁吃不愁穿也不愁嫁。哪怕家里遭了难,也可以去府衙设立的女苑寻求庇护。”</p>

沐瑶本想进一步询问女苑,看着小哥儿疑惑的眼神,愣是把话儿咽回肚里。</p>

“小郎君,你老家是哪儿的啊?”王皓好奇道。</p>

沐瑶尴尬笑笑,打着马虎眼:“小地方来的。 小哥儿,那我选这三本抄写行不?有时间规定吗?”</p>

王皓笑道:“小郎君莫急,请先随我去画室随意写几行字,待我给掌柜看过再答复你。”</p>

王皓将沐瑶带进一间雅室,室内放置着一台云纹翘头案,案上端放着一套文房四宝。沐瑶见狼毫笔的笔管上雕刻着镂空的竹叶,做工十分精巧。一旁的砚台,台身宛如一朵绽放的冬梅,赏心悦目。</p>

窗外的斜阳照射在洁白如雪的宣纸上,沐瑶的心境也跟着渐渐柔和起来。心下开阔,题笔写道:长路漫漫映斜阳,西风凛凛梅花香。</p>

王皓是王掌柜的亲侄子,来书肆有五六年了。这些年来耳濡目染学了几分品鉴的本事儿。见这手好字出自一位其貌不扬的学子之手很是吃惊。若是当个抄书学子有些屈才了,想了想便拿起作品直奔后院。</p>

“叔儿,叔儿。”</p>

此时王掌柜王放正在向自家公子传达上京丞相夫人——当朝长公主夜静姝的话意。</p>

“什么事情,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王放斥责道。</p> 王皓见公子也在,忙凑近道:“公子,您来了再好不过了。前头来了一个小郎君应征抄书学子,他的字写得可好了。公子您瞧瞧?”王皓兴奋道。</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