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此等良策,出自太子殿下之手132(1 / 2)

“姐夫,您也别太难受了,我知道您是在为我着想。”

“小弟我终究还是个孩子,咳咳,还没有成家的年轻人。”

“等以后,小弟我成家立业,心性变得沉稳,不再那么的浮躁。”

“到了那个时候,小弟定然会主动的争取,努力为朝廷,为陛下效命。”

看到这位二舅子一脸从容,全无失望之色。

朱标只能勉强一笑,拍了拍这位一心为国,不求回报的二舅子的肩膀。

罢罢罢,此事暂且不提,既然如此,那自己就设法努力促成常二郎与五妹的婚事才是。

也算是对常二郎呕心沥血为国为民的回报。

回到了文成殿的老朱,当然不只是随便找个借口晃点自己的好大儿。

很快,一干文武重臣已然入宫,三五成群,结伴向着那文成殿而去。

此刻,内阁成员,武英殿大学士吴伯宗正快步而行。

这位昔日大明首位状元,曾经被胡惟庸迫害被贬谪。

最终因为老朱甚爱其才,而且已然开始对胡惟庸的作为不满。

将他从中都凤阳召回了京师,之后随着废除宰相,罢中书省。

内阁的组成,官不过五宫,又极有才干学识的吴伯宗正好落入了老朱的法眼。

甚至老朱为了完成自己对于所有入阁官吏,必须有州部经验的红线。

还给吴伯宗安排了江宁县县令一职,如今,吴伯宗虽已入职内阁,却仍旧没有卸载江宁县县令一职。

“伯宗留步,老朽向你打听一下,陛下此时召集我等。

莫不是西北边陲粮价飞涨之事,陛下已然寻到了良策?”

开口之人,正是当朝太师李善长,如今大明虽然已经没有了丞相。

他这位太师地位尊荣之极,可是现如今,他倒有些像是一位荣誉内阁成员一般。

毕竟他现如今除了太师之职外,未有实任的职务。

但是陛下现如今,倒是有不少的军国大政,都要召他咨询。

方才出门之时,他可是特地向传讯之人询问了一番。

只是对方语焉不详,所以他见到了内阁的吴伯宗,第一时间唤住了对方。

“李太师,下官也是刚刚听闻未久,上位的确已经有了解决如今我大明西北边陲缺粮之忧患。”

“这么快?”一旁的户部尚书茹太素听得此言亦不由得大奇。

要知道,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陛下已经召来诸位重臣仔细商议。

可是久久未有良策可以解决,陛下差点飙垃圾话。

最终黑着脸让群臣回家去认真思考解决的良策。

而他茹太素回府之后也是反复深思良久,结果仍旧没有什么头绪。

而现在突然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不容他不吃惊。

那边的徐达等人也是面面相觑,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快就有了转机。

而那吴伯宗此刻却笑眯眯地双手向上一揖。

“托陛下洪福,此等良策方略,乃是出自太子殿下。”

“诸位大人快请吧,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两句话,又再一次让所有人陷入了沉默。

太子殿下这几年以来,行事极有法度,而且朝廷诸多改良举措,多有太子献言之功。 如今这西北边陲有缺粮之忧,以致粮价飞涨,令大明北征大军困顿。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