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爹,你怎么不进去?130(1 / 2)

仅仅只是这几句话,就让老朱下意识地顿住了脚步,眉头大皱。

常二郎的这番话,让老朱很是不悦,有股子夹枪带棒的意思。

可是仔细一品,老朱也不得不承认,颇有道理。

他是不太明白开中法是什么意思,但不代表他不清楚盐引为何物。

而那食盐之暴利,他焉能不明白?

自己的老对手张士诚就是个私盐贩子出身,靠着私盐,积累了不小的原始资本。

很快,水榭内的声音,再一次打断了老朱的沉思。

“那依升弟之见,该当如何禁绝日后朝廷。

又或者是勋贵官吏,向你说的这开中法伸手,利用这些盐引从中渔利?”

“……姐夫,”

常升看着跟前满脸殷切之色看着自己的姐夫哥朱标。

甚是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咱们能够解眼前之急患,能够延续百年稳固,已然是极致。何必想那么远呢?”

朱标先是一愕,旋即赫然地点了点头。

“是啊,这开中法倘若能够让我大年边陲百年无忧,已然属于是极限了。”

“至于百年之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姐夫所言极是,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我们努力做到最后。”

“百年之后,哪怕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毛病,但我们也应该相信后人。”

“当然,重点是,陛下还有姐夫你们两代人,倘若能够为我大明打好足够坚实的基础。”

“那么我大明千秋万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朱标点了点头,可犹未死心,手指头在案几之上敲打个不停。

“难道就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成?”

“升弟,愚兄我知道你一向足智多谋。

之前你也是为愚兄谋划了不少的大事。难道这事,现如今真的无解?”

看到朱标那殷切的目光,被打动了的常升忍不住咧了咧嘴。

“倒也不是没有,只是小弟如今只是刚有这么个想法。”

“原本还等着开始实施之后,再与姐夫报喜……”

“你还真有?”朱标瞬间眼珠子一鼓,没想到自己这番吹捧,居然还真的很有效果。

已然迈开双腿就想往里进的老朱脚步一顿。

同样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常升这小子,不会是在胡扯的吧?

。。。

开中法,随着利益为朝廷、官员、勋贵所眼红,纷纷开始上下其手。

等到了明中期就已经糜烂不堪。

孝宗弘治时期,叶淇为户部尚书﹐改旧制为商人以银代米交纳于运司。

解至太仓,再分给各边,每引盐输银三四钱不等,致太仓银多至百余万,国家的财政收入骤增。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折色法,就是过去你得把粮食、各种物质送到边疆才能换盐引(经营食盐的凭证)。

那么现在就是你直接可以用银子换盐引,以前的只能在边疆经营的商人可以到内地经营了。

边地盐商大都举家内迁,商屯迅速破坏。边军粮食储备也因此大减。 从开中法向折色法的转变,明朝盐政改革亦可以说是大明边镇衰落的根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