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朱元璋:那就先拭目以待116(2 / 2)

“常二郎到了上海县之后,也就在那官衙呆了三天时间。

之后就一直在走访县内的各个村镇,甚至就连那些沿海滩涂他都亲自去走了一一遭。”

“足足忙碌了月余之后,这才得出的这样一个结论,这就证明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深思熟虑的想着怎么让朝廷给他钱粮,好让他去兴建这些不知所谓的国有企业?”

老朱很生气,可是面对好大儿,终究还能保持冷静。

可再冷静,老朱也绝对不可能从自己的兜里边掏一个铜子给常老二那小兔崽子。

且不说这小子这么做不符合规矩,朝廷要是给了钱。

大明那么多个县,每个地方的官员都伸手向朝廷要钱建这个建那个。

如今大明开国至今国库里边的家底也才不过三百余万两白银。

朝廷有那么多的钱钱来糟蹋吗?指不定那些贪官污吏正好借此上下其手。

到时候,自己哪怕是摇身变成三头六臂,一手一把四十米的大刀,砍脑袋都要砍得六条胳膊全部腱鞘炎。

朱标听到了亲爹的严辞拒绝,也不得不承认亲爹的考虑很有大局观。

毕竟,不是谁都会像常二郎这么上进,一心为朝廷。

“爹,常二郎的意思是,倘若朝廷不能调拨钱粮。

那可不可以准许他自筹钱粮来建设那些工厂。”

“他自筹钱粮?”老朱翻了翻眼皮,手指头敲打在书桌上沉吟起来。

看到亲爹已经在犹豫不决,朱标决定上前添上一把火。

“爹,反正您将他安排在那上海县,不也是想要瞧一瞧他到底是不是有真本事。”

“他主动要求自筹钱粮去兴建那些工厂,就说明常二郎是真心想要让当地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既然如此,倒不如,且先让他试上一试?”

“我大明立国以来,尚未有过这等先例。不过他既然不耗费朝廷的钱粮,自筹兴建,以利国民。”

“咱也不是故意刁难那小子,那就让他且先做吧。”

老朱顿了顿之后,又一次开口道。

“咱也想瞧一瞧,他在上海县溜达了这么月余之后。

冒出来的这些古怪念头,到底能够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来。”

。。。

身为大明顶尖勋贵,老常家的家兵可不少,当然这么些年下来。

年轻力壮的大多都随同大公子常升去建功立业去了。

不少已经上了年纪有家有业的,多是留在府中,又或者是在城外的庄子里边安养天年。

谁也没有想到,二公子这边去当县令,居然又让他们也都跟着去。

而且给他们安排的任务,居然是让他们去当厂长,当厂办主任,当财务经理,当工厂保卫科科长。

虽然他们不太理解二公子的骚操作,但是作为常家的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老老实实地做好二公子安排的工作就好。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