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本府不求有功,但求无功115(1 / 2)

“不是那种小作坊小工坊,而是要建设规模在百人以上的工厂。”

常升抬头,朝着张县尉咧了咧嘴,继续埋头在那里继续写写划划。

这可是大上海,数百年之后屈指可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可以说,地球村但凡是知道中国的就没有不知道上海的,毕竟这里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成功的城市。

同时他那令人发指的经济总量,在全球也算得上是拔尖的。

既然现如今的上海,还名声不彰,那就由自己来开启,成为大明经济发展的窗口城市。

“百人以上的大工坊……常县令,下官看您这里,似乎准备兴建的这种工厂可不少啊。”

“这算什么,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不过是为了上海县的发展而准备建设的基础工业罢了。”

“等到一两年之后,上海这边发展起来之后,这些工厂的规模不但需要大规模的扩建。”

“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工厂林立在这黄浦江两岸……”

常升很有信心,自己准备做的就是把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先定稿。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城市经济建设同样也要一步步的来。

只有城市经济建设开始蓬勃发展了,才能够吸引来更多的人口。

哪怕是老朱现如今想要将老百姓们禁锢在土地上。

呵呵,自己也不是没有办法招揽更多的人口到这里来。

更何况,自己要还能过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朱父子对于工商业的感观。

让他们明白,只有工农商学兵齐头并进,大明才能够真正地站在世界之巅,屹立不倒。

身边的这些大明官吏不理解,这没关系,自己就先给他们打个样。

很快他们就会意识到,经济先进给社会带来的好处。

“县尊大人,不论是哪一县,只有修缮道路桥梁,又或者是有什么利民工程之时,才可以向上峰索要钱粮。”

“可是您这兴建工厂想要向上峰索要钱粮,这下官实在不知道妥不妥当。”

听到了这位张县尉之言,常升倒也不觉得意外。

毕竟这个年代,还没有国有企业一说,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决定打报告要钱。

“无妨,反正我先咨询一下府尊,看看能不能由松江府衙调拨钱粮。”

如果松江府官衙能够调拨钱粮,这就应该算是国有企业。

倘若不行的话,那么就直接弄成私营企业也不是不行。

报告一定要打,毕竟老朱那鄙夷商贾的尿性,自己得先打好预防针。

凡事都先请示作汇报,省得被那看不惯自己的未来老岳父抓住把柄。

。。。

松江府赵知府看着手中的来自于上海县的公文,整个人都麻了。

这都是什么鬼,甭管是青浦县还是华亭县,递交上来的公文,都只是照例禀报他这位知府。

修缮了多少官道,修缮了多少城墙房舍,今年又收了多少税赋等等。

也就是属于很正常的工作汇报。

可是这上海县这边,那位常老二所管辖的上海县,递交上来的不但有原本的那些工作汇报之外。

还多了一个关于兴建各种工厂的方案汇报,包括选址,基建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七七八八的汇总下来。

看得赵知府牙疼不已,早就听闻了这位大明武勋子弟出身的常状元的大名以及各种事迹。

可没想到,这厮这才刚刚到了上海县还没多久,就开始搞事情。 你上海县要建工厂,送本府屁事,你写个报告做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