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要上进!1(1 / 2)

大明,南京城,开平王府内。

颇为高挑,颇有英气的中年妇人。

她正是大明开平王常遇春的遗孀:开平王妃蓝氏。

此刻的她正满脸担忧地看着不远处大门紧闭的屋子。

朝着身边的管家常有福低声询问。

“怎么样了,二郎还是闷在屋里看书不出门?”

“是的夫人,二公子除了让人把书和吃食送进屋子。

就不许任何人打扰他。”

“这么下去如何了得?自他醒过来都已经好些日子。

居然大门都不出,却成天在读那些他过去连碰都不乐意碰的书。”

“夫人,兴许是二公子真的变懂事,知道要上进了。”

管家常有福小声开口道。

“罢了,老身不看一眼,终究不放心。”

蓝氏咬了咬牙,大步朝着屋子行去。

推开了房门的那一刹,就看到了爱子目光从书上移开落在了自己身上。

“娘,你怎么过来了?”

常升将手中的书册一扔,朝着娘亲迎上前来。

蓝氏打量着模样与体格与早逝的夫君有八九分相似的爱子。

满脸慈爱与心疼地关切道。

“升儿,看了这么些日子的书累不累?”

“不累,娘亲你且坐,孩儿我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博览群书。”

“感觉自己焕然一新,越发的觉得。”

“我们常家,不该局限于只走勋贵之路。”

“啥?”

“所以,孩儿决定了,一会就入宫。

请陛下恩准孩儿参加科举,争取拿个状元回来。”

“为咱们老常家增光添彩,也让天下人明白。

我们常二代绝非庸碌之辈。

文武两开花,不过是弹指易事……”

“升儿,升儿你说什么?”

蓝氏一脸懵逼地看着站在跟前无比自信侃侃而谈的儿子。

“娘,我知道你心里边肯定有很多的疑问。”

“但是请娘放心,孩儿既没疯也没病。”

“只不过,孩儿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你想明白了什么事情?”

蓝氏的目光里满是惶恐与担忧,总觉得这个儿子冷静得让人可怕。

特别是那双眼睛,似乎与过往截然不同。

就好像有一种强烈渗透到骨子里的自信,通过双眼透射而出。

明亮到让她这个当娘的都觉得心疼。

甚至希望他是生了病,好歹有药能治。

就看到了爱子那张仍旧略显青涩的脸庞上洋溢着充满自信的笑容。

宏亮而又浑厚的嗓音也在耳边响起。

“曾经,我茫然前行暗夜的路上……”

……灵魂找不到应该的方向,咳咳,总之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我了。”

“我已经是新的人。”

看到常升那副信誓旦旦的嘴脸,蓝氏有些害怕。

忍不住伸出了双手,用力地挟住他的脑袋左右晃动。

“升儿,你真是我的升儿?”

“娘你轻点,疼,撒手,我当然是你的儿子。”

“那你为什么满嘴怪话?莫不是中了邪。”

“绝对没有。”

“不可能,过去的你怎么可能不跟你的狐朋狗友出去鬼混?”

“怎么可能这么多天都不到演武场去练习枪马击技?”

常升终于感受到了娘亲身上那身子为母则刚的气势和力度。

让自己的脑瓜子就像是被铁钳一般禁锢住。

当然,他不是挣不脱,但是又生怕用力过猛伤到了娘亲。

好在常升很清楚自己亲娘最大的破绽在哪里。

“绝对没有,其实孩儿大病时,过去爹爹教训孩儿的那些话。

清晰得仿佛犹如昨日重现于眼前。

让孩子明白了自己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虚渡光阴。

这才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就在这话出口的瞬间,常升感觉到禁锢自己脑袋的强大力道消失。

蓝氏缓缓地松开了手,飞快地眨了眨微红的双眸。

看到娘亲如此,常升亦是心头一酸,朝着娘亲拜倒。

“……爹爹走得早,家中全赖娘亲操劳。”

“大哥又不争气,孩儿也跟着大哥有样学样……”

看到娘亲眼眶微红,深以为然地颔首不语。

孝顺的老实孩子常升继续添油加醋,啊不……是动之情晓之以理。

“好在孩儿回想起爹爹曾经交待孩儿的话。”

“说孩儿是家中唯一的读书种子。

一定要好好的发挥自己的特长。”

“你……读书种子?”蓝氏整个人都快迷了。

眼神和表情都很不自信地打量着自信心快要爆棚的二郎。

“为何老身从没听你爹提过?”

“是爹悄悄告诉孩儿了,娘亲您没听到很正常。”

“爹爹最疼爱孩儿,经常私底下教导孩儿各种道理。”

“爹爹还说,大哥是老实人,但是性子倔,记打不记吃。”

“若是不好好鞭策教育,怕是很容易变得嚣张跋扈。

不懂得尊师重道,说不定会连累咱们常家,害得他英名受污。”

“至于孩儿,有过目不忘之能,最适合科举入仕,考个状元……”

“就算是如今未开科举,孩儿也有把握凭着自己的才华学识成为成为荐举入士的大材。”

“等到孩儿以文入仕,兄长以武勋建功。”

“如此一来,咱们常家未来一定可以强过那老徐家。”

一听到亡夫提到了长子的秉性,以及要强过老徐家这话。

蓝氏这才从半信半疑,信到了七八成。

在夫君眼里,世间甚能与其比肩的名将,唯有徐达。

但是看着跟前这突然变得异常懂事乖巧,嘴皮子溜到让她头皮发麻的二郎。

蓝氏的语气中仍旧满满的尽是不确定。

“升儿,你真觉得你的才华能考上状元?”

虽说这几年没有科举,可是前些年的科举。

能成进士及第者,哪一个不是声名远扬的饱读诗书之士。

“呵呵,娘亲你只管放心,大明二百七十六咳咳……” “孩儿这么聪明,又有娘亲您这么些年呕心泣血的悉心教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