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谈崩(1 / 2)

本来正常来说,有片商来买版权,也该是闭幕仪式结束以后。

到那时候,不管他有没有得奖,也都能找这些片商谈谈。

无非就是价格的问题。

一部得奖的作品,可比一部不得奖的作品,价值要高很多。

当然。

也有一种片商,他会提前找到导演,然后以极低的价格购买版权。

如果这部电影得奖,那他得到的利润,将会是很喜人的。

就算是不得奖,他在欧洲各地区放映,也不会亏本。

这就属于赌一手。

对于很多没有自信的导演来说,要是能卖出版权收回成本,这样也是一件好事。

沈时杰不准备这么早就卖出版权,但也想听听对方的价码。

于是在一家颇具德国风味的咖啡厅里,他见到了这位片商代表。

一位典型的德国人,名字叫做穆勒,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名字。

放在国内,大概等于张伟之类,这也是德国的第一大姓。

他前来的准备工作还做得挺到位,考虑到沈时杰是一位华国人,还很贴心的给他准备一位翻译。

不过没想到的是,沈时杰会说德语。

“沈先生,没想到你的德语说得这么好。”这位穆勒先生,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我在国内的时候,自学的德语,说得不好,还请见谅。”

“不,沈先生,你说的已经比很多在当地生活过几年的外国人,好多了。”

几番闲聊之后,穆勒才说明他这次前来的目的,“沈先生,我想用20万美金,购买下你的这部《百鸟朝凤》在欧洲地区的版权。”

“不可能。”

和他盘旋半天,听到他口中的这个价格,沈时杰直接一口回绝。

现在是1997年,美金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是8.28,也就说20万美金,也不过165.6万。

他这部剧光成本就150万,而且还要分青影厂和北影厂各百分之五的利润。

他要是直接卖出去,那就等于给这些片商白打工的。

要知道欧洲几十个国家,买下这部电影的版权,光录像带市场,就能让收回成本。

“25万!”老外又报了一个价格,见沈时杰还不满意,他又喊道,“30万,沈先生不能再多了,我已经很有诚意了。”

他这话说完,沈时杰冲着他笑了笑。

正当他以为这笔生意能够谈成的时候,就看到沈时杰面不改色的说道,“低于100万美金,我们不谈。”

“你简直是个疯子!”

听到一百万的价格,这位穆勒先生,站起来不可置信的喊了一句,然后拿过外套就往外走。

沈时杰也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

在他看来,现在谈版权的出售还太早,等影片首映,影评人写出影片。

之后倘若能够得到一个奖项,凭《百鸟朝凤》这部电影的质量,卖一百万美金,也是一个亏本的生意。

那可是全欧洲的版权啊,这么多国家呢。

在沈时杰回酒店的时候,在门口遇到蒋琴琴,拎着大包小包的。

看来是替同学们和亲戚们带着的礼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