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何前据而后恭也(2 / 2)

“蔡公亲笔所书?”

赵时却是再次起身,小心翼翼的将书信接过。

他是中原名门出身,自知蔡邕的大名。

当初蔡邕初至并州,他还亲自去拜访过。

只是蔡邕此人清高寡淡,始终不曾与之深交。

读过书信,赵时若有所思,过得半晌,他忽的笑道:“奉先,看来蔡公也十分看重你啊!能得蔡公看重,日后你定会有所作为!”

吕布连忙谦让。

他虽然不曾看过那封书信,可也能猜到,蔡邕必定在当中说了他不少好话。

赵时走下堂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此次讨贼之功,总是少不掉的。”

如果说之前吕布分功,能让他把十分功劳报成十二分。那如今有了蔡邕的书信,他就敢把功劳报成十五分。

这就是官场的规矩。

吕布再次称谢。

赵时与他并无太多可聊,见说过了正事,便令沈仲替他送客。

……

两人走出县寺,在路上并行。

吕布见沈仲一脸愁容,笑问道:“沈君可是在县中过的不如意?”

沈仲苦笑一声,“当初在亭里时,时常想着能到县里来任职。如今真的来了,反倒不如在亭里时痛快。奉先,你说为何会如此?”

“人心苦不足。”吕布笑了一声,“沈君,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

沈仲点了点头,随即笑了起来,“你说的是。这次立下大功,奉先啊,你在亭长的位子上,只怕也坐不了几时了。”

吕布也是颇为头痛,他刚在武阳亭勉强起了个架子,哪里舍得就这般放弃。

沈仲不知他心意,犹然在自顾自的感慨,“奉先,你是真豪杰,说不得日后我还要在你手下做事呢。”

吕布闻言,想起当日他们一起去诛杀王喜的旧事,笑道:“若是如此,那我定要沈君做个将军。”

两人相顾大笑。

……

数日之后,县君的心腹孙康,带人架着几架马车来到武阳亭。

此时吕布正在院中编纂训练用的教材,见孙康到来,连忙迎了出去。

此人现在到来,多半是郡中给他的奖赏下来了。

两人只见过几面,可孙康对吕布却是颇为热情。

毕竟,吕布是他最大的主顾,没有之一。

吕布知道此人的性子,但他这次似乎热情的有些过分。

孙康拉着吕布的手,爽朗笑道:“奉先啊,这次你做的好大事!”

吕布也是笑道:“侥幸,侥幸。”

“哪里有什么侥幸。”孙康笑容亲近,“你是个有本事的,自然能出人头地,早晚而已。”

他如此亲近,倒是让吕布越发不明白他的用意。

好在,孙康很快就暴露了他的意图。

他令人将几辆车上的黑布都掀开,露出其中成筐的五铢钱。

随后,他又令人取过两个托盘,上面都是金饼。

“奉先啊,你发达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