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想亭长亦有神射(1 / 2)

自东汉开国以来,世家与豪强的实力一直便不容小觑。

甚至可以说,触动了世家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也是王莽失败的缘由之一。

昔年光武帝刘秀在取得天下时,多受世家与地方豪强所助,最是明白这当中所蕴藏的巨大危害。

所以在东汉建国之初,他对世家豪强多有封赏,甚是倚重和信赖。

其后根基渐稳,于是一朝翻脸,开始了有名的光武度田。

度田的过程也颇为艰难,其中斩杀朝廷官吏不计其数,最后更是逼反了不少中原豪族。

虽说最后因光武帝刘秀的强硬态度,以及用各种手段将事情推行了下去,可终究也只能短暂压制。

光武帝之后,汉帝多年少,世家豪强与地主复又死灰复燃。

自然,世家与地主豪强的大户多在中原富饶之地。

在并州,尤其是在这与鲜卑几乎接壤的九原郡,便是连地主也少的很。

即便有,也多是与那些占山为王的山贼类似的,闭门自守的乡土豪强。

今日吕布前去拜访的周家,就是这种大户人家。

豪强富户人家,自有坞堡。其中设置碉楼,储存粮草,收纳佃户田奴,多畜剑客死士,即便长时间的闭门而守,也全然可自给自足。

这就是汉末重要的经济形式之一,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自古便有,只是到汉末之时尤为明显罢了。

总归不过是百姓生活越发艰难,人吃人的手段越发高明而已。

当吕布与曹性二人在仆人的带领下走入周家庄园时,周家家主倒是早已在堂中等候。

周家家主名为周洪,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许是常年锦衣玉食的缘故,大腹便便,颇有些富态。

“亭长新任,洪本该前去拜贺,不该劳动亭长亲自前来。只是近日庄中事情繁多,却是实在抽不出身来,还请亭长勿怪。”

此人言语间倒是颇为恭敬,只是仔细看去,其人意态张扬,神色自得,大有看不起吕布这个新任亭长之意。

想来却也不奇怪,周家乃是大户,沈仲也好,之前的亭长也好,与周家交往时多半是恭恭敬敬,甚至自甘其下。

毕竟,明面上看,亭长确实有管束这些地方上大户的权力,可真正较起真来,不是碰上真正头铁的,谁又会去真的得罪这些大户?

即便是后世的地方政府机构,对地方上的纳税大户,还不是要小心翼翼的哄着,有时出了事情,说不得还要帮着遮掩一二。

吕布心知此中内情,自也不会以亭长的身份托大,笑道:“周君乃是县中名士,德行之高,声望之隆,布在里中也久有耳闻,早已盼望相见。今日能与周君一见,足慰平生。”

见他如此“明事理”,周洪颇为自得的抚了抚胡须。

之前听闻新任的武阳亭长是个有些武勇的游侠,他还担心此人太过刚强,不通世务。

虽然于他而言,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值得放在心上,可一旦真的对峙起来,多少也有会有些麻烦。

两人又是互相吹捧一番之后,吕布说起希望周家庄能在组织百姓训练时出钱出粮的正事。

听完之后,周洪神色古怪。

这么多年,来来往往,他见过的亭长也不算少了,这个吕布还是第一个敢到他庄子里来要粮食的。

难道他真的老了吗?

片刻之后,他叹息一声,“我等乡里之人,乡里即我家也。练兵御寇是天大的好事,在下也薄有家产,亭长又亲自登门,按理说我正该出钱出力,不该推辞。

只是这几年光景不好,庄子里人又不少,两个三个的,都是要吃饭的。我也不瞒亭长,如今我这庄子也就是表面风光,其实庄中早就没余粮了。现在都是在苦撑着度日啊。

却也不怕亭长取笑,之前最为艰难之际,我都想过去亭中借些粮食!只是想到不能令亭长为难,故而硬撑了下来。”

简而言之,地主家也没余粮。

可方才他们沿路走来,眼中所见之人一个个面色红润,绝不是忍饥挨饿的样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