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染指军权31(1 / 2)

对于朱厚照而言,今日之事不过是为日后埋下的一个伏笔,并不能算是当前任务。

在给王阳明造成充分的冲击之后,朱厚照便带着众人离开了。

可他这些浅尝辄止的话,却把王阳明心里的“馋虫”勾起来了。

对各种知识极为渴求的他看着离开的朱厚照,连忙追了上去:

“敢问阁下名讳,又住在哪里?在下上何处寻找?!”

朱厚照止住脚步,回头看向他,道:“在下嘛,姓朱,单名一个寿字,至于去哪找,以后有的是机会!”

说罢,朱厚照头也不回的走了。

王阳明看着消失的朱厚照,不停的念叨着“朱寿”这两个字。

“朱寿,姓朱,气度不凡,有雍容华贵之象,莫不是成国公家?不可能啊,成国公这些勋贵不干正事,尽是些走马架鹰之辈,又怎么可能会有这种学问高深之人?

不是成国公家,那有是谁?!”王阳明驻足观望,久久无法回神。

……

离开了万福楼之后,朱厚照在街道上闲逛了一阵,便回到了宫中。

宫中也是无事,朱厚照在乾清宫外面的小广场上乱转。

看着周围那些军容肃整的大汉将军们,忽然想起了历史上的朱厚照。

历史上的朱厚照在登基为帝之后,便设立豹房,用于隔绝外臣的窥伺,同时又在宫中操练兵马,染指军权。

如今,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宫中耳目已经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加上内阁分裂,内阁改制之事已经落定,各方势力又将目光放在了候补阁臣之上。

这终究是一个大事,接下来的那些官员肯定会为了候补阁臣拼个你死我活,如此一来,便没多少人注意宫中。

现在豹房可以不办,这军权还是要染指的。

虽说现在军权仍被文官牢牢把控,但并不代表朱厚照无事可做,最起码要先培养一些亲近自己且有些本事的人,当做未来的班底。

其实,朱厚照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是在看到万福楼时,忽然生出的——

从勋贵当中挑选青年才俊,入宫陪读。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勋贵本就与皇帝是一体的,而且勋贵本身对军权就有一定的渴望,将他们引来,能扩大皇帝的势力。

二是如今随着内阁改制的落下,那么外臣之间针对内阁阁臣增补之事肯定会争的头破血流,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内阁之上,那么放在朱厚照身上的注意也就小了。

而且,随着内阁改制的落下,那么廷推选举阁臣,就会出现分歧,李东阳提议的阁臣,刘健自然不会同意,刘健提议的阁臣,李东阳也不会同意。

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就需要一个裁判。

而这个裁判,就是朱厚照。

可以说,接下来的内阁阁臣增补之事,朱厚照的意见至关重要。

这时候,只要朱厚照搞出一些不算严重的动静,那些朝臣们是能够容忍的。

目前的局势对朱厚照极为有利,既然有这个条件,自然是要利用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