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知行合一,吾道不孤28(1 / 2)

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浙江余姚人,出生于余姚北城。

这是一个大牛,在明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建立的阳明心学影响深远,所建立的“知行合一”,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历史上有三个半圣人:孔子、猛子、阳明子,还有半个曾国藩。

自春秋战国之后,王阳明就是最后一个圣人。

朱厚照根据他们两人之间的交谈,分析着两人的来历,当王阳明说出那句“知行合一”时,就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当王阳明最后说出自己的姓名后,朱厚照便肯定,眼前的王守仁,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阳明。

此人能征善战,文可提笔治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

若是能收为己用,将会是一大助力。

不过,历史上的此人虽然功劳卓著,可最后却于内阁门前止步,穷极一生,也不过是落下一个于文人而言并不算是珍贵的新建伯的爵位,空有一身本事,却无法施展,实乃人间憾事。

如今,随着朱厚照扇动蝴蝶翅膀,历史的轨迹出现了偏差,“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政策终将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

王阳明作为一个胸有万千沟壑的有志青年,又岂会不支持?!

他是有自己的骄傲的,虽然此时的他并未拥有历史上那般赫赫功绩,但从小便立志要做个圣人的他,充满了进取之心。

于他而言,学问固然重要,可这也不过是为了实现心中理想抱负的手段。

只有进入内阁,才能发挥毕生所学,才能“知行合一”。

“说得好!”

朱厚照被王阳明身上那股舍我其谁的气度所吸引,当即便拍手称赞。

王阳明听到了朱厚照这声中气十足的称赞,目光也随之看了过来。

在看到朱厚照时,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多了些疑惑。

虽然朱厚照只是穿着寻常富贵人家都能穿的少的锦绣衣服,但身上的贵气却不是常人所能拥有。

年纪不大,约莫十五六岁,可身旁却跟着几个健壮有力的随从。

当即就判断出此人身份来历不一般。

说到底,此时的王阳明也不过是一个兵部武选司主事,一个小小的正六品芝麻绿豆大的官。

在明朝,这个品阶的官员刚好卡在上朝的及格线上,即便能侥幸上朝,也不过是站在人群最后方,位于大殿之外。

甚至连皇帝的声音都听不见,更别说见面了。

所以,王阳明并没有见过朱厚照,自然也就没认出来。

不过,朱厚照这话也是对他的赞同,心里的警惕也就没那么多。

“我这也是实话实说,这天下的人才何其多也,以‘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来遴选人才,难免有失偏颇,西涯先生的改制内阁之策,我深以为然!”王阳明朗声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