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2 / 2)

赵氏笑:“这会子机灵,知道我要数落你了,罢了,不说这个。。。过两天,娘要送东西过来,让你妹妹一起过来,你也就出去吧。你以后,嫁到许家是要掌家的,遇事需多思量,不可冲动。”

“我知道你不想嫁出去,还想给我当管家娘子,可是上次受我的拖累挨了罚,我现在这府里又说不上什么话,回赵府去免不了看人白眼,万一寻的亲事只是看我面子情,那日子岂不是煎熬。难不成你和柳枝一般,也去祖母那扫小香堂?”

柳叶听了,眼圈泛红道:“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又不是太太的错!知道小姐是为我考虑,都听小姐的,奴婢只是不放心小姐,现在还要思虑这些小事,怎么能养好身子!”

赵氏笑着瞅了她一眼:“说的好像你在身边,我就能什么都不用想啦!我会注意的,余妈妈和她们几个都是得用的。傻丫头,回去准备好嫁衣,把日子过好了,也不枉我的安排。”

柳叶也打趣道:“只有我是个没用的呢!不过奴婢觉着,太太自小就色色拔尖,家学里的先生总夸赞‘博闻强记’,现如今,太太肚子里的小公子一定也是个聪慧的。”

“博闻强记,是先生在说史书上的人物呢,你休要胡乱比方了。”赵氏摸着肚子低语道:“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夜幕低垂,四下寂静幽暗,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虫鸣,卧榻上闭目的赵氏却难以入眠。

赵妍慧近日常常做梦,也不知真是梦境,还是自己的上辈子:梦中的赵妍慧只活了二十五年。这一年端午,是以后处境每况愈下的开端。在金明湖边,她和严子佩发生口角,气急下挥出去一巴掌,自以为撑住了尊严,其实恰恰相反。回府后,谢博庭认为她犯口角之争,居然在外面对女眷动手,指责她毫无女子的端庄贤淑,更丢了谢府颜面,对她大发雷霆。赵妍慧气急之下晕倒,府医疹出她有孕在身。

那时的她,初次见识谢博庭的怒气冲天,被他随后冷若冰霜的态度惊吓住,又听闻自己有孕,情绪激动下再次晕倒。醒来后,谢博庭吩咐,赵氏需保胎休息,让她在自己院里闭门不出,又说她陪嫁过来的人伺候得不好,换了他指派的人照顾她。赵妍慧接下来的日子很是郁闷,形同禁足,好容易等来母亲的看望,母亲也是叮嘱她好好养胎,诞下麟儿再说别的等等。

赵妍慧快生产时才知,端午她惹祸那天,身边的大丫鬟柳枝、柳叶均受责罚,被谢博庭下令打了扳子。柳枝杖责后无法移动,延误了上药,一直没好起来,拖了几个月病逝了。柳叶是赵府家生子,经其家人央告恳求得以被接回赵府,虽然及时救治身体没事,但因是受罚撵回去的,不受人待见,只好寻了一户不成器的家生子,草草出嫁。

妍慧生下孩子过满月时,听送礼来的婆子说柳叶已去世,据说在夫家过得并不好,死得凄凉。实际上,赵妍慧过得也不好,谢博庭以她养身体为由,孩子满了三个月就挪到婆婆房里抚养。

她哭着据理力争想自己养,谢博庭说嫡子负有光耀门楣之责,必须克己复礼,不能像她那样性情散漫,只知风花雪月。况且,她平时去谢母那里请安,也可以看儿子呀。

妍慧寻求娘家支持,这到底是谢府的家务事,又是婆婆养孙子,一个孝字压下来,谁都没法反对。赵太太李氏私下对着她叹气:“你先养好身体,一定不能逆着姑爷的意思来,将姑爷的心拢过来,就好说孩子的事了。”

当初新婚时,谢博庭看着赵妍慧的画作,赞道:“夫人的画颇有名仕之风,乃真性情!”,又在她的画上提诗,让她欣喜地以为,琴瑟生活不过如是。

可夫君端午那次发脾气,怒斥她不守女则,更嫌她不够贤良恭顺,所以不让她养孩子。却原来,才子佳人书中有,赌茶泼书只是传说,婚姻里怎能放任自己率性洒脱,何来真性情?

妍慧振作起精神,每天去韶华堂给婆婆崔氏请安,为了多看看儿子。哪知孩子三岁后就移到外院,由谢博庭亲自教养。

梦中的妍慧,过得没有一点智慧。整日记挂着儿子,每天过得浑浑噩噩。儿子开蒙了,据说读书很聪明,由父亲带来请安时,小身板挺得笔直,又躬身施礼道:“给母亲请安”、“母亲好好休息”。

儿子7岁时,谢大小姐选秀做了三皇子妃,圣旨被迎入家祠,与祖宗牌位一同列放。看到谢博庭激动得难以自持,梦里的妍慧彻底明白,两人的想法是南辕北辙的。可是明白也晚了,因为随后她就意外去世。

恍惚了几日才清醒的赵氏在心里自嘲:“看清楚了没人可靠,又不能让父母忧心,除了自立坚韧也没别的路可走了,这次,一定不能过得那样糊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