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篇之蝉(1 / 2)

蝉的话,想必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十分熟悉了,我们童年与蝉的故事更是多得数不胜数,这里就捡几个来讲。

一般我童年时,见到的蝉,分为三类,一类就是大家常见的蝉,我们那叫做叽啦子,一般都是土色或者透着红色;另一类是体型较小的,眼睛有红色,黑色,白色很多种颜色,我们管它叫呼啷;还有一种是很少见的,体型介于叽啦子和呼啷之间,它身体修长,姿态优美。尤其是蜕壳之后,无论是外表还是叫声,都特别有辨识度。

每逢夏季来临,下大雨,我们就会准备好小铲子或者铁掀,兜里装上方便面袋子,雨一停,就带着四眼狗出门去。有时我们等不及,也会穿着雨衣冒雨偷偷跑出去,因为这是很好的抓蝉的机会。

下过雨之后的地面,被水浸泡过就会变得松软,很多蝉的洞口就会被雨滴打开。也有不少蝉会被淹的受不了了,从洞里探出头来。

你要知道,一连几周不下雨,我们会疯掉的,因为这时下铲,可真是要命,土块都是硬邦邦。而且夜晚摸蝉,效率也低。

对于那些已经显而易见的蝉洞来说,我们只需下手去扣就好了,不过要忍受一点疼痛,因为叽啦子会反击,它们有钩子一样的前钳,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这点痛就像是挠痒痒般,跟心里的高兴劲想比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你的欲望很容易满足,那么你不需要走多远,也不需要费多大劲,只需进入一片树林,简简单单的低着头,扣几下洞口,那么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像我和我弟弟,不把袋子装到七八成,我们是不会回头的。为了获得更多的蝉,就需要用到铲子了,你需要在已经发现的洞口边轻轻把它旁边的土给削掉一层,没有就在它周围继续削,一般来说,洞口边大概率还会有其他的洞口。

有时,我们也会用大人们农作时用的铁掀,不过用这个的时候,需要小心一点,不然用力过猛,或者是下土太深的话,那么你得到的大多是无头的蝉而已。

一般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刚刚铲的土再还原回去,为了让它再生出蝉来。如果遇到蝉洞里有活蹦乱跳的白色的小虫的时候,我们便会把蝉放还到洞里去,然后给洞口轻轻盖上草,再撒一些泥土。那时,我们坚信,不久这里就会有更多的蝉出生。

凯旋之后,我们就会先挨一顿骂,因为此刻身上已经都是泥巴了,脏兮兮的。随后,奶奶就会笑着说,抓了这么多啊!最后,我们抓来的蝉大多数都会被奶奶放到大瓶子里,然后浇上盐水。

每次,我们都会偷偷留下一两个,洗干净,放在床边,和它们玩。运气好的蝉,会在第二天爬到蚊帐上,成功蜕壳,长出翅膀。运气不好的,要么被小花猫吃掉,要么就是蜕壳失败,全身冒黑油。

我们不光对地下的蝉敢兴趣,对已经蜕壳成功的,趴在树上叫的蝉也感兴趣,经管它们已经不能当做美食吃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