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吃食35(1 / 1)

以前过节的时候才能喝到牛奶,吃到火腿肠,就连辣条都是一个月才能吃到一袋。而现在啊,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什么饼干,薯片,巧克力……

以前,每逢喜事,我们都会跑到路边,扔下一根树根,拦截过路的婚车,不撒糖不让他们走。这时,前面开路的车副驾就会摇开窗户,向外面撒糖。此时,即便地上都是泥水,孩子和大人们也会疯了一样去抢,因为这是沾喜。以前的糖,可不像现在随随便便就能得来。我们都是挤破脑袋,靠自己的双手抢来的,吃起来自然香的多,甜的多。有时,我们会舍不得吃,就把它们放在酒盒子里面,直到快要化了才拿出来品尝。

我记得有一次,爷爷从街上带来了一袋大刀肉,前几天我们吃的比较快,所以,最后只剩下一个的时候,我们两个都眼巴巴的盯着那块“肥肉”。爷爷提议,一人一半。于是,我便一溜烟跑去厨房拿刀。结果,等我回来,弟弟已经把整个辣条塞进嘴里。我气得直接去追他,他一边捂住嘴,一边跑向门外。

以前家里都是奶奶做饭,中午必定是面条,面叶,里面加一点馓子和菜叶。最后滴上香油。不过也有例外,就是大概每隔一个月,家里就会杀一只鸡,我们就可以有两天改善伙食的机会。我和弟弟都会抢着吃鸡翅,经管它上面没有什么肉。

平常的话,都是稀饭,馍,一两个青菜,不像现在顿顿离不开肉,那个时候,肉可是宝物,只有过节过年才会吃上两口。而现在,天天家里大鱼大肉,但那肥肉,是真的没人吃,大家都注重养生。

我和弟弟呢,一般喜欢吃馍就辣条,或者一人一个碗,碗里放香油,或者糖,就直接蘸着吃。别有一般风味。

小的时候,我和弟弟最喜欢去吃席了,因为这是难得的好机会,不仅可以吃到平常吃不到的美食,还可以捡到烟盒,啤酒瓶盖,运气好,还有小溜溜(白酒瓶口中的珠子)。

随着那些抱过我,逗过我,哄过我打完哥哥姐姐们渐渐长大,我们周边的环境也正在悄然的改变,家家都吃的起大肉,家家都开始不再向往酒宴;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大家除了上地干活,基本足不出户,智能手机已经变得无所不能,甚至淘汰了电视;当上一代大孩们都已经结婚,成家,生小孩,而我们却没有抱过他们的孩子,甚至都没过多看几眼,有时候连谁是谁家的小孩都分不清。

时代变了,变得不像是生活,变得没有一点人情味。

以前过年,我们特别喜欢去拜年,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而且还可以得到很多的红包,即便最后都会被大人们抽走,但我们还是很高兴。

而现在,很多远房的亲戚已经不走了,基本断了联系,就连附近打完,也只是走走形式,甚至有时候拜年礼到了,却不见拜年的人。

不过,我们还是有没变的地方,我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喜欢去姥姥家,经管她家的高坡已经被夷为平地。我们找不到可以玩乐的地方,我们开始喜欢坐在小凳子上,和姥姥,姥爷一起聊家常,谈未来。

姥姥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把家里所有能翻出来的好吃的,都拿给我们,什么酸奶啊,甘蔗啊,苹果啊,甚至荔枝,榴莲。

在姥姥家吃饭,就像是在我们自己家一样,我们五六个小孩子就可以坐一桌,不过我们更喜欢挤在一起,这样谈天说地,说人论事,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唯一不变的人情味,只有在姥姥家,还有小姨家才可以重现。

以前粗茶淡饭,我们抢着吃肉,现在大鱼大肉,我们抢着吃菜。

大概,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变得,就是,夏天吃雪糕,冰棍和西瓜。至于零食,也就只有辣条是不变的神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