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重女轻男的妈妈(完)111(2 / 2)

陈子凡在中专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升学,而是在陈丰凯的安排下进了一家汽修厂工作,在一个老师傅手下当学徒。

陈子凡踏实能干,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出师了,后面自己找了一份工作。

陈想妹学习不行,在篮球老师的提议下,走了体育生的路子,因为他篮球打得不错,所以主攻篮球。

在李念儿尽量的公平下,四兄妹相处得还不错。李念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对三个儿子的关心多了很多,虽然还是更偏爱女儿一些,但起码没有像之前那样忽视儿子了。

孩子们渐渐长大,李念儿和陈丰凯也慢慢老去,后面李念儿生了一场大病。

三个儿子都赶来病房照顾,李念儿让他们不要告诉远在国外的女儿,但陈满愿还是在陈丰凯口中得知了李念儿生病的消息,买了最早的航班,赶回来照顾李念儿。

陈满愿是李念儿最疼爱的孩子,也是离李念儿最远的孩子,她没有如李念儿预想中的那样,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淑女。

而是成长为一个极具冒险精神的女孩子,她敢去做所有事,喜欢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喜欢去接受挑战。

从上了大学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李念儿希望女儿能一直待在她身边,但陈满愿偏偏选择了一所离家几千公里的大学。

母女俩的第一次争吵也是从选择大学开始,李念儿想让陈满愿选择本市或者本省的大学,陈满愿表面上同意,结果私底下偷偷把志愿改了。

李念儿伤心地躺了好几天,不管陈满愿怎么哀求,李念儿都不愿意见她。

但是父母哪里拗得过孩子,李念儿最后还是接受了事实,跨越几千公里送陈满愿去上了大学。

上完大学后,陈满愿在李念儿身边待了一段时间,后面又申请了去国外上大学,女儿要走,李念儿也拦不住,只是担心女儿在国外那个地方生活得好不好,有时候担心地彻夜难眠。

陈满愿之后也留在了国外工作,国外工资高,陈满愿对父母从来不吝啬钱,每个月都会寄两万块钱给李念儿,但是那些钱李念儿没有花过,全部都存了起来。

与之相反的是三个儿子,他们都留在了李念儿身边,陈子凡靠自己的努力以及父母的资助,后面开了一家自己的修车厂,经营得有声有色的。

陈子全则是在本市考了公务员,小日子过得也很舒服。

陈想妹虽然也留在了本地工作,但他工作没个定性,一会当健身教练一会当救生员,找工作都是随自己的心情来。

李念儿也提议过,说出钱给陈想妹开一家健身房之类的,但是陈想妹自己不愿意,觉得当老板太累了,李念儿也就随他去了。

四个孩子中最出乎意料的就是陈满愿,当然最有出息的也是她,李念儿提起女儿是满脸的骄傲自豪,唯一可惜的就是女儿不在她身边。

因为女儿在国外,母女俩要好久才能见一面,每次离开李念儿都很舍不得,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哭。

这次生病了,李念儿虽然很想见到女儿,但是怕打扰到她工作,坚持不让儿子们告诉陈满愿。

陈满愿转了两趟机,终于回到了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陈满愿什么都没想,放下行李后就直奔李念儿所在的医院。

李念儿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女儿,由于生病的脆弱,她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思念,抱着陈满愿痛哭起来。

陈满愿看到头上多了那么多白发的妈妈十分内疚,母亲年纪已经很大了,她这个游子还总是让母亲担心。

子欲养而亲不待,望着苍老的母亲,陈满愿决定不在外面游荡了,而是回到母亲身边。

陈满愿跟李念儿说了留在国内的决定,李念儿简直欣喜若狂,但高兴过后,李念儿又有些害怕,她知道女儿有她的理想,她害怕她会阻挡女儿前进的步伐。

直到陈满愿跟李念儿说,理想没有母亲重要,如果她在母亲弥留之际没有陪在母亲身边的话,她会恨自己一辈子。

也许是得到的爱太多了,爱情对陈满愿来说太不值一提了,所以陈满愿没有选择进入婚姻,交过几任男朋友都不了了之。

李念儿也着急过,害怕女儿后半生没有托付,但陈满愿问了李念儿一个问题,“你觉得我能找到比你更爱我的人吗?”

这个问题李念儿没有回答,最后她尊重了陈满愿的选择,没有逼她进入婚姻。

因为陈满愿没有结婚,李念儿害怕女儿后半生过得不好,所以把她和陈丰凯的房子留给了陈满愿。

但是陈满愿在李念儿和陈丰凯去世后,依旧选择去国外生活,把房子留给了三个哥哥。

挂念陈满愿的人从母亲变成了哥哥,哥哥们害怕陈满愿背井离乡,以后没有人给她养老,总是央求陈满愿回到国内,让她的侄子侄女们给她养老。

在最后的几年,陈满愿回到了故乡,大哥已经不在了,其他两个哥哥还健在,侄子侄女们也如按照父亲所愿给陈满愿养老。

陈满愿把自己的财产都分给了几个侄子侄女,按照遗愿,晚辈们把陈满愿的骨灰放到了李念儿旁边。

</p>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