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一张照片开启的回忆(1 / 2)

七月的一个下午,天上几朵云稀散地飘着,静静的仿佛等待着酷暑的到来。

一群学生打扮的青年,背着书包走在树林里,有的手里拿着本子和笔,有的肩上背着摄像装备。

一路上欢声笑语,氛围好不轻松:叽叽喳喳说着同学间的八卦,谁跟谁好了,谁被谁劈腿分手了;遇到好看的景色,又会停下来拍照,吟诵着不是此地此景的诗句,抒发着不合时宜不合年龄的情感,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借他人之词,抒己心中之感,何错之有?”。

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大学,有学习经济将来准备从商的,有搞科研准备当科学家的,有爱好历史文学考古专业的……但都对道学感兴趣,他们自发地成立了一个兴趣团体,一起探讨道学知识。

由于各自学业的繁忙,他们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搜集道学资料。这次他们要趁暑假期间到访著名的道教名山——三清山。

走了估摸有两个钟头,透过树丛能隐约能看出有屋舍,走近后发现是一个村庄,大约有十几间房屋,零散错落分布在树丛间。

从进山以来就没有遇见除他们之外的人,此时他们都很兴奋,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在野外露宿了。

来到第一间房子门口,院门半掩着,往里望去,枯枝落叶堆满院子,一看就是好久没有人住了。

他们把所有的房子都看了一遍,都没有人,大家站在最后一间房子外面,脸上有点小失落。

顺着蜿蜒的小路继续往前走,穿过一片竹林后,又一间房子映入眼帘,这时一个男生摊摊手说道:“看吧,惊喜还在后面,说不定还会有人呢!”

走近屋子一个女生抬头看着院墙一角露出的枯树枝,她皱着眉头说道:“这屋子不会也没人吧?”

“应该有,看院子里是有把躺椅。”一个男生脸贴着门,眼睛眯着透过门缝往里瞧着,看到躺椅和躺椅周围都是落叶,像是没人清扫过一样,他随即又否定了:“等等,不确定。”

“嘿……屋里有人吗?”另一个女生朝着院里喊。

这时一个性格泼辣的女生,直接上前去,拽开趴在门缝的男生,推开门,不耐烦地说道:“有没有人,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瞎折腾什么。”

屋里一个老头早听见门外吵吵嚷嚷的声音,起身往屋外走,正迎上进门的一群大学生,刚要问他们是干什么的。

刚刚推开门的女生很有礼貌地说道:“爷爷好!我们路过,可以进来歇歇吗?”

老头身上穿着蓝色褂子,脚上穿着黑色布鞋,鞋帮子沾了些泥土。他面容慈祥和蔼,裂开嘴露出稀疏的牙齿,笑着:“进来堂屋坐。”

堂屋在进来前看着还算宽敞,六七个人一坐上就显得拥挤了。

老头转进里屋拿了茶叶、杯子,说要给他们泡茶,本来这群学生是不愿麻烦老爷爷的,但耐不住老头很热情,要他们尝尝,说是采的山上的野茶,自家炮制的,别的地方买不着。

老头忙里忙外,生火、烧水、沏茶,也不肯要别人帮忙。

在老头忙着时,这些学生就围着他,自我介绍着,也随时搭把手。

不一会,大家就都喝上了热腾腾的茶水,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老头说村里的人都搬到县城去了,自己也是跟儿子住在县城的,对这个老宅有感情,所以会每个周来这里住两天,打扫打扫收拾收拾,不至于荒废。

老头名叫李净元,从小就出家做道士,后因种种原因还俗。在听到他们说研究道学时,老头眼里闪过一丝光芒,随即说道:“我从小就是道士,跟着师父修行,后来……”

听到老头说曾经是道士时,大家都对他的日常生活来了兴趣。

这时一个男生问道:“你们是在哪个道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