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见闻34(1 / 2)

看着突然间显现出身影的张帆,朱翊钧惊慌失措的表情一闪而逝。

身为仙人,鬼神莫测,这种手段也就是小儿科罢了,这段时间朱翊钧见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神迹,俨然已经处变不惊了。

“翊钧见过津……仙师。”朱翊钧老老实实起身拜见,他是皇帝不假,然而张帆随时都能将他头上的皇冠摘了,如今他已然认清现实,皇帝也要祭天法祖,主动拜见不算耻辱。

四名护卫看见张帆先是大惊失色,旋即便要拔刀,刀未出鞘,看到皇帝拜见,顿时石化,接着四人单膝跪倒……

“感想如何?”张帆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笑意看着朱翊钧。

“鬼斧神工,堪称神迹。”

张帆呵呵道:“如果大明多些天津这样的城池,会如何?”

朱翊钧微怔,可很快就摇了摇头道:“那样天下会乱套的。”

这下轮到张帆发怔了,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朱翊钧正色道:“王朝的统治根本在于土地,如果全天下的百姓都像天津城的劳工这样,那么天下将会出现大量无人开垦的土地,一旦土地大量荒芜,粮食产量就会锐减,一旦粮食减产,价格就会攀升,然后那些黑心商人就会囤积居奇,百姓手上有银子却买不到足够养活全家的粮食,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遍地烽火。”

张帆仔细打量了一下朱翊钧,眼前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之一,或者说是被文官集团生生逼成昏君的家伙,或许并没有那么废。

说实在话,就是张帆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层,也可以说张帆把很多事情想的过于简单化了。

这时候张帆恍惚想起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那文章阐述的内容就是封建时代为何一定要重农抑商,甚至去抑制手工业的发展。

因为农为国之本!

人类生存的根本就是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养不活大量的人口,如果王朝不抑商,导致太多的人想着经商发财,那么土地谁愿意去种,拿赚来的银子去买,自己能锦衣玉食还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难道不香吗?

至于大宋为何兴商,国祚还能超过三百年,这根本不能一概而论。

抑商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保证有足够多的农夫种植粮食,而种植粮食的本质是为了养活更多的人,然而大宋朝强敌环伺,就算和大辽因为澶渊之盟保持了百年和平,却依旧不是在干架就是在干架的路上,光是每年都必定要剿灭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就已可见一斑。

频繁的战争是阻碍人口爆发式增长的罪魁,有宋一代,全国人口也始终在一亿上下徘徊,没有海量的人口需要养活,国家又需要大量的钱来支撑战争,不兴商还能如何?

另外大宋还不抑制土地兼并,而豪强富户名下拥有大量土地总不能荒着,在天下兴商的大背景下,指望剥削劳动者完成土地种植根本不现实,于是只能雇佣,也就是说宋代地主和百姓之间大多是雇佣关系,而其它时代则是纯粹的地主于佃户,甚至是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