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津王府(1 / 2)

朱翊钧心中蠢蠢跳动的火焰再次熄灭。

菜市口十几泼皮被老天爷亲自行刑,这事传的神乎其神,寻常百姓以讹传讹也就算了,朱翊钧岂能不知内因。

有此手段,普天之下,除了仙师张帆,还能有谁?

张帆回来了,那他只能缩回后宫,继续当吉祥物。

这段日子,朱翊钧烦着捏……

两个月前皇长子朱常洛出世,内阁次辅申时行和礼部尚书许国两人联袂上书,请立皇长子朱常洛生母为妃。

朱翊钧很不喜欢朱常洛,甚至有些厌恶,原因很简单,因为朱常洛生母王氏是他在母亲仁寿宫中一时兴起临幸的一名宫女……

临幸母后宫中宫女,这说到哪里都不是一件光彩事,一开始朱翊钧也抵赖,然而在起居注这个铁打的事实面前,他不想承认也得承认。

于是现在朱翊钧只要一看到甚至仅仅只是想到朱常洛,立刻就会想到自己这么不光彩的事会被记录到史书上面,那时候,他这个九五之尊,岂不是要为后世耻笑。

朱翊钧都不想承认朱常洛是自己儿子,况论是立朱常洛生母为妃……

只不过朱翊钧并不知晓的是,等过上几年,王皇后一直无出,而他独宠的郑贵妃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后,终于让满朝大臣有了浓烈的危机感。

为了国朝稳定,皇位传承有序,故而洪武皇帝在《皇明祖训》当中立下规矩,这规矩便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皇后无子,皇帝无嫡,皇长子承继大统,天经地义,朱翊钧就算再不愿意都不行,此为国本,废长立幼,便是动摇国本,为国朝祸乱埋下隐患。

于是轰轰烈烈,长达十几年的国本之争成为万历朝标志性事件,也成为朱翊钧和满朝大臣水火不容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历史,如今张帆到了这个时代,历史自然也会转变,至少不会再有狗屁的国本之争。

张帆带着杨家母子三人抵达天津。

天津,原名直沽,朱棣靖难,由直沽渡河,一路杀到南京,将建文帝掀下宝座,开创永乐盛世,为纪念,故改名天津,意为天子渡津夺天下!

如今,这里迎来了它新的主人,大明津王!

当然,不管是朱翊钧还是张居正,都不可能愿意把这等要害之地分封出去,别说张帆这个异姓,就算皇族都不可能。

但是张帆开口要,谁敢不给!

迫于无奈的朱翊钧只能将天津赐封给了张帆,还自作主张封了个津王。

仙师高高在上,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但是津王……便是大明之臣!

三个月前,张帆游历天下之前扔给张居正几百张照片。

瞻园、留园、拙政园、畅园等等江南著名园林,各个方位的照片,张帆要求,津王府要求融合这诸多园林优点兴建,无需奢华,时间不限。

纤毫毕现,真实到发指的照片仅仅只让张居正惊讶了几秒,说实话,就算张帆把芥子空间里面的飞机拿出来,张居正都不会大惊小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