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又成宠妃_分节阅读_第74节(1 / 2)

  蕙香急问:“可要吃药?”

  太医摇头道:“不用吃药。我开个固本培元的方子,娘娘若是想吃就煎上一剂,若是不想吃,就放着吧。”说完,太医就在蕙香的引领下去写方子。

  她拿到方子之后,正要命人去熬,却听皇后阻止道:“是药三分毒,方子先放着,你去吩咐厨上做些清淡的饮食。”

  蕙香打发了一个小宫女去御厨,然后给皇后倒茶,道:“娘娘身子素来强壮,一年到头连个咳嗽都没有,这次也许明日就好了。”

  郑湘吃了半盏茶,想了想,对蕙香道:“你给金珠说一声,让她今日带着小皇子去贵妃处,托贵妃照顾一日。他年龄小,身子弱,我怕传给他。你去后殿看着小公主,今日不必来前头了。”

  蕙香连忙应了一声,先去找金珠说了,然后回到后殿的东配殿。金珠听完,先打发小宫女给周贵妃说一声,然后命人收拾衣服玩具器物,簇拥着小花去了仙居殿。

  皇后请太医的消息传到前面,姜榕趁着间隙回来一趟,忙问怎么了。

  “就是着凉了,不碍事,这事弄得人仰马翻,乱糟糟的。”郑湘回道。沙哑的声音,更添了几分魅力。

  姜榕懊恼道:“早知晚上……不闹你早些休息就好了。”

  郑湘听了,朝姜榕啐了一口,垂下头道:“这和昨天晚上有什么关系,不过这几日没睡好罢了。”

  姜榕又懊恼道:“那也怪我。”

  郑湘嗤的一声笑了,又立马板住脸,佯怒道:“你还不走,小心我拿鸡毛掸子赶你。”

  姜榕闻言,目光落在门口大花瓶里放的五彩鸡毛掸子,一面走,一面回头撂话:“前头有大臣等我,我可不是怕鸡毛掸子才走的。”

  郑湘柳眉一竖,姜榕立刻头也不回地跨过门槛走了。郑湘靠近窗户,见他回首看来,立刻隔着窗户吓他:“我要追上来了。”

  姜榕的目光穿过窗户,与郑湘对上,他先是笑了一下,瞧见郑湘扬了扬拳头,立马假装惧怕,如漏网之鱼般急匆匆跑了。

  待不见了姜榕的背影,郑湘倚着窗户大笑起来。姜榕回来见郑湘精神尚好,便将心放下,但是他一踏进宣政殿的书房,心又吊了起来。

  有几位袍泽结伴过来给宁远侯请求,请求他念在宁远侯愚蠢无知的份上,许他戴罪立功。

  姜榕心中下了决心要公事公办,以正纲纪,不然以后这国家还要如何管?他若不把这群悍将收拾妥帖,以后小花就不可能坐稳大周江山。

  因而,他认真听了袍泽的求情,搪塞几句,让他们散了,心中琢磨如何处理这事,既要震慑不法权贵,又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南北统一在即,北虏又要人去守,正是用武将的时候。姜榕穿过皇位最外层的荣光,坐到上面,才真切知道当了皇帝,并不代表高枕无忧。

  他低头望去,只觉得危如累卵,略有倾些,便会砸死砸伤无数条人命,因而不得不时时小心。

  勋贵们有与宁远侯不对付的,见他竟为了传宗接代做出许多荒唐事,觉得又是可笑又是无语,这下可好,侯府估计是没了,只剩下烂瓦破罐,正应了宁远侯的话,这下有没有儿子都没关系了。

  也有与宁远侯交好的,念他可怜又糊涂,这些天都在奔走为他求情。

  也有为宁远侯收拾乱摊子的,将他抢来的民女民妇送回家中,又送上大笔钱财,求得了解,以期能减轻他的罪责。

  但是包揽词讼、克扣军饷以及放印子钱,这些人就不敢插手了。

  显德元年、一年和三年时,朝堂就拿差不多的罪名,砍了和流了不少官员和世家。宁远侯只怕凶多吉少,这事估计牵连甚广。

  有人求到代国夫人面前,陆凤仪细细听了,哀叹怜悯几声,道:“国有国法,当今圣上圣明烛照,这事只怕不好弄,我听说好几家都没有插手,唯有你跑前跑后,一片真心。罢了,我走一趟,成与不成,也算是一片心意。”

  那袍泽千恩万谢,要留下财物,代国夫人婉言拒绝:“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不与你说谎话假话。天子圣明,宁远侯做下如此糊涂事,若轻轻放过,那起子世家必要闹翻天,朝廷就乱了。到时内忧外患,只怕大周不宁。”

  “将军是经历过前梁灭亡时的情形,那时公卿大臣何等仓皇,若国朝不稳,只怕他们就是我们的明天。”

  那袍泽听完默然不语,当日皇帝与宁远侯的谈话在有心人的传播下,众人都有所耳闻。

  陆凤仪继续道:“不过陛下如何圣裁,我们尽自己的一份力和一份心。”那袍泽又谢,就带着财物离去。

  在他走后,陆凤仪叫来儿孙,郑洵、郑冲、郑涯、何琴、郑延玉(大郎)、郑延画和郑延琦等人站在堂下。

  她道:“往日里我叫你们谨言慎行,你们嘴上不说,但估计心里嫌我絮叨。有宫里的娘娘、皇子和公主在,咱们难免自视尊贵了几分。”

  郑洵等人忙道不敢,连说老夫人教训得是,心里没有半点狂妄。

  陆凤仪听了,笑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原是我想多了。可你们看看宁远侯的下场,便知我素日没有想多。宁远侯糊涂被人摆弄,铸成大错,你们要引以为戒,戒贪戒奢,否则就不要怪我到时大义灭亲。”

  众人忙唬地跪下应了。陆凤仪见他们记下,又说了几句,让众人离去,只留下何琴和孙女郑延画在跟前侍奉。

  郑洵两人几年来只见过皇后几面,虽说血脉相通,但是终究情分不如老太太深厚。有老太太在一日,皇帝皇后也多给侯府几分颜面。

  为着将来,郑洵夫妇和兄弟将老太太当佛祖敬着,以期将来皇后皇子公主能对他们更好上几分。

  郑洵出了院门,把兄弟儿子叫到书房,详细地给他们掰扯了宁远侯的事情,最后叮嘱道:“咱们在外面行事务必小心,多少人盯着咱们呢。”其他几人都应了。

  次日一早,陆凤仪来到皇宫。她应承了事情,不管成与不成,自然要付出行动,不然那位将军如何看她?如何看皇后?

  陆凤仪坐车沿着去皇宫北门的路赶去,路两侧的垂柳比着夏日多了几条金黄的丝络,那是柳叶落光后的柳枝,在朝阳下泛着金光。

  谁家的桂花香透过车帘,飘到陆凤仪的鼻尖。她低头看见自己的朝服,肃穆庄重,左手腕上带着几只因车厢晃动叮叮作响的玉镯。

  陆凤仪在满脸陪笑的女官带领下,来到蓬莱殿。

  郑湘的身子素来就健康,那日遵医嘱,也没吃药,第一日就好了。因着这一遭,她这几日折腾起药膳,姜榕的舌头饱受荼毒。

  她见母亲过来,立马招呼新柳给母亲端上一盅四物鸡汤,劝道:“母亲多用些,这汤滋阴养血,醇厚温补,最适合秋冬时候用。”

  汤盅盖子一掀开,陆凤仪就闻到一股清苦的药味,在女儿的殷切期盼下,她拿勺子喝起来。

  待喝完,陆凤仪朝郑湘道:“你身子从小就好,不要吃药把身子吃坏了。你经常燕窝阿胶雪蛤人参吃着,小心补过头,须知过犹不及。”

  郑湘闻言,不知想起什么,恍然大悟,尔后流露出尴尬的神色,讪讪道:“我知道了。”

  陆凤仪见状没好气道:“一个两个都不着调,做什么事问问宫中积年的老人和老太医。胡吃乱喝,损了身子,到头来没哭的地方。”

  郑湘拉着母亲的衣袖,撒娇道:“这不有母亲在,我怕什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