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又成宠妃_分节阅读_第51节(1 / 2)

  “臣遵命。”杨约又劝道:“陛下,勘定经文是为百代计,越早准备越好,每年的花费不算高。”

  姜榕道:“你与柳相拟一个章程给我。朝中支出甚多,万事需要仔细考量。”

  杨约道:“臣领命。”

  朝廷现在穷啊,前梁将百姓搜刮干净,民生凋敝,土地荒芜,百姓逃窜,又逢干旱,国库空虚。

  杨约退下,柳温抱着一摞奏疏过来,道:“你又给杨约安排了什么活?刚才错身时,他一脸思索都没发现是我。”

  姜榕与柳温抱怨道:“乖乖啊,勘定个经文至少需要十来年,这经文每个字都是错的吗?”

  柳温了然,笑道:“这经文有今文和古文之争,再加上历朝历代的注疏,没有十多年只怕做不好。若做不好,平白浪费人力物力,不如不做。现在开始做,倒不是不可以。”

  姜榕叹道:“你和杨约商量,我给你挂个总裁官的名头,后世都知道是你编的书。”

  柳温闻言脸上露出笑容,拱手道:“这可是名留青史的好活,陛下既然给了我,我就不推辞了。”

  姜榕见状笑了,道:“你喜欢什么活,我都给你安排上。他们那些人一听说打仗,比谁跑得都快;找他们处理公文,也是比谁跑得都快。”

  “一群棒槌,不用理会他们。”柳温面露嫌弃之色,又道:“陛下立后,施恩天下文人自怀谱牒投于郡县,各郡县均陆续开始考查诸生,我只怕评卷之时还会考虑门第。”

  姜榕道:“慢慢来,有了问题再改。”

  柳温点头道:“陛下说的有道理,只要陛下不讲门第重用那些人,门第终将会无用。”

  “不仅我,连同后面的太子,都不讲究门第,不出两代,这门第就无用了。”姜榕语气豪迈,正如他的湘湘所言,小花会继承他的志向,将他的政策推行下去,虽死犹活。

  旁人对世家饱含钦慕,但姜榕却无半点这样的心思,自觉地位和才能都凌驾于世家之上。

  柳温称赞道:“陛下英明。”

  他说完,将一本厚厚的账册呈上去,道:“这是各郡的户数和户等,陛下请过目。”

  “总共多少户?”姜榕一边翻看,一边问。

  “四百余万户。”柳温说完叹了一口气。

  “怎么这么少?”姜榕道。大周才四百万户,收来的赋税哪够朝廷花销。北边要防备北虏,南边要对南齐用兵,他还想重建宫殿,样样都要钱,根本不够花。

  柳温道:“去年我整理前梁的户籍账册,上面仅有三百二十余万户。清查人口和土地不是一蹴而就的。”

  姜榕叹道:“只能这样了,这事一刻不能放松。”多一户编户,朝廷就多了一份赋税收入。

  整个上午,姜榕都在和大臣商议事情,直到午后方得闲。因为除了当值的人和事繁衙门的人,其他人都下衙回家了。

  他练功回来,没坐一会儿,郑湘带人捧书过来,脸上犹带着午睡后的红晕。

  她道:“陛下一人在宣政殿批阅奏疏无聊,我过来陪陛下。”

  姜榕的余光瞥见熟悉的那部书,明白湘湘怕一人读书打瞌睡,便换个环境来到宣政殿。

  她明明最爱的是那些风流俏寡妇之流的话本,没想到现在竟然能耐住性子看正经的史书。

  “去搬一张条案过来,再备上笔砚。”姜榕吩咐道。

  小寺人们抬着紫檀木条案过来,后面跟着捧笔砚花瓶的宫女。不出片刻,案椅便在姜榕身侧安置好了。

  郑湘抱书坐下来,转头看了眼姜榕,笑道:“陛下,我看书啦,你不要和我说话,妨碍我看书。”

  姜榕哼笑一声:“你别睡着就行。”郑湘嗔了他一眼,翻到之前看到的地方。

  她是因为前面的序章写得云山雾罩,这才睡着了。翻过那篇序,进入贤后的事迹,她现在不就看出乐趣了嘛。

  阿娘还真是,编的时候为什么把序言编进去,她看得似懂非懂,一遍过去,赶紧翻篇。

  郑湘不仅看了,还拿朱笔圈点,并且将她认为有可行性的都记录下来。

  姜榕批阅奏疏时,时不时抬头看郑湘,没想到她竟然真的坐住了,还看进去内容了,可喜可贺。

  姜榕突然莫名地感动起来,心中暖洋洋的,忽略了郑湘一会儿吃新鲜果子,一会儿啃糕点,一会儿喝茶,一会儿转笔等诸多小动作。

  大约一个时辰后,姜榕叫起郑湘,道:“坐久腰背疼,眼睛看得也疼,咱们出去转转。”

  进入十月,天气转冷,树木渐渐凋零。一出门,冷风一吹,郑湘忍不住挎住姜榕,往他身边挤。

  姜榕对寺人道:“去拿我那件虎皮披风来。”

  当初郑湘面对老虎时,心惊胆战,再也不敢用虎皮披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直面老虎的恐惧慢慢减弱,她觉得自己又可以了。

  梁忠捧着披风过来,姜榕亲自为郑湘披上,系好带子,道:“天气越来越冷,不许为了好看不穿衣服。”

  “好沉。”郑湘惊呼道:“也好暖和。”

  她紧紧挎住姜榕,笑道:“我知道啦,来时看天好好的,有着大太阳,现在太阳被乌云遮住且又刮着风,怪不得冷。”

  姜榕顺着郑湘的脚步慢下来,放眼望去,只见天色一片灰白,猜测道:“今晚也许会下雨。”

  “我瞧着像。这宫里年年冬天都冷,下雪下雨更冷。”郑湘道。

  两人沿着宣政殿后面的游廊走了一圈,然后折返回来。

  姜榕今日的奏疏尚未看完还要继续批阅。

  郑湘怜惜看着他,道:“百官只上半天班,又有旬假,然而陛下一年四季都没有休假的时候。”

  国家大事取决于姜榕,批不完的奏疏,解决不完的事情,与那些清闲优游的大臣相比,实在太惨了。

  姜榕无可奈何叹气:“这还是柳相等人筛选过的奏疏,百废待兴,万事要做,哪里还有闲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