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后又成宠妃_分节阅读_第44节(1 / 2)

  正所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便是这个理。

  姜榕反应过来后,气得骂人但又无可奈何。他手中能治民官员太少了,不得不捏着鼻子暂时认了这些人。

  去年巡按四出巡察地方便是针对兄弟们朴实的“打贪官”诉求而提出的解决治策。

  至于分地、括户和选官,姜榕等人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切入口,而这次刺杀正是合适的借口。

  谋反一出,谁敢出头?

  于是,柳温在前面带领禁卫下狱了一家又一家,姜榕和心腹在后面挑选合适的人填补空缺以及制定新政。

  最大的阻力没了,就能推行新政了。

  姜榕忙了五六天,郑湘觉得天子日理万机,正常。

  但等姜榕一直忙了半个多月,还未有停下来的架势,她就禁不住好奇姜榕在忙什么。

  这样忙忙碌碌,人能不能受得了啊?郑湘着实担忧不已,带上一碗汤,咸汤,去宣政殿探望姜榕。

  她是从后门进来,刚迈入进门槛,就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郑湘转了脚步,进了西厢卧室,招来梁忠,问起姜榕的饮食起居。梁忠苦着脸道完,又说陛下和诸位大臣现在都没用午膳。

  郑湘想着身体要紧,况且吃完再讨论也是一样,不急于一时半刻,但被东厢猛地拔高的争吵声吓了一跳。

  “这……这是第一次发生吗?”郑湘问道。

  梁忠脸色未变,想来已经是被吓习惯了,“这些日子都这样。”

  郑湘想了想,对梁忠道:“你让御膳房做些糕点送来,若有肉馅的最好。”

  “那不就是包子吗?”梁忠乐了。

  “哎,对对对,别上糕点,就上包子。你让御膳房蒸些包子送来。”

  包子馒头面条才是北方人的主食,且不说糕点吃多了腻,即便糕点吃得再多,也不是主食啊。没吃主食等于没有吃饭。

  梁忠惊得张着嘴离开了。淑妃说什么就是什么,这宫中他们听陛下的,陛下听淑妃的,淑妃的话比陛下的话还好使。

  于是,东厢讨论得热火朝天的诸人突然闻到一股霸道的麦香味,屋内一静,就看到几个内寺端着包子进来,送到众人的手边。

  暄软的包子成了这世间最美味的东西,也引出了众人的馋虫和饥饿。

  将领们毫不客气地抓起一个不顾烫就往嘴里塞。杨约觉得自己格格不入,他是唯一一个没有从龙之功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动手拿包子的人。

  魏国公左右开弓,嘴里含含糊糊道:“宫里的包子就是他娘的比老家的好吃。”

  杨约正准备提醒左右同僚注意御前仪态,抬眼发现皇帝也拿个包子在啃,边啃边道:“继续说,我听着呢。”

  李文才狼吞虎咽,趁着空挡,眼尖地看到他舅面前还有一盅汤,将头一转,问梁忠道:“梁公公,我们的汤呢?”

  梁忠满脸笑容道:“那是淑妃娘娘送来的汤。”姜榕听到后,得意地扫了一眼大外甥。

  李文才沉默了,连灌两大口凉茶,继续吃包子。杨约叹气,他也拿起一个包子啃着吃。

  法不责众。

  议完事情,众人散了,姜榕来到东厢,发现郑湘竟然躺在榻上睡着了。

  他晃动荷包上的流苏在郑湘的脸上扫来扫去,郑湘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扯住流苏扔到一边,然后坐起来出神。

  “别睡了,再睡小心头疼,晚上走了困。”姜榕斟了一杯茶递过去。

  夏日炎炎,殿内多了几分燥热,郑湘的额头出了一层汗,她喝完茶才彻底清醒。

  “你们议完了?什么事情这么重要?你现在比登基那会儿L还忙?”郑湘依偎在姜榕的肩头。

  姜榕揽着她的背,笑道:“没呢,还有得磨。我们讨论的是百年之计。”

  郑湘仰头好奇道:“你说说,我听听。”

  姜榕便将讨论的内容言明,郑湘听完琢磨了一会儿L,又问:“勋贵们果然这么想?”

  有些人讨厌特权,等他们成了特权,比老特权们更残酷地镇压反抗者。

  “他们热血未凉。”姜榕嘴角勾出一抹笑容,欣慰道:“幸亏大周才刚满一年,再等几年,只怕连他们也会反对我。”

  郑湘附和:“天时地利人和。”

  说罢,她瞅着姜榕笑:“我原以为陛下说三百年太平是骗我呢,现在观陛下言行竟然是真的。”

  姜榕气笑:“我骗谁,还能骗你不成?”说罢,他拿手挠郑湘腋下,郑湘一边躲一边笑,直到弄出了干柴烈火。

  郑湘一面系衣带,一面嘲笑他:“刚才还瞧着是个明君的样子,现在瞧着像……”

  “像什么?”

  郑湘啐了一口:“禽兽。”

  姜榕闻言大笑,扣上腰带,伸手抚弄着郑湘潮红的脸,道:“我都一个月未近你的身,你难道不想?”

  郑湘拍开姜榕的手,瞪了他一眼,道:“哪有一个月?”

  姜榕又笑,洗了把脸,道:“我事情还没忙完,你是回蓬莱殿,还是留在宣政殿?”

  “回去无趣,你做你的事,不用管我。”郑湘神情惫懒,不想动。

  “行。”姜榕牵着郑湘的手来到东厢书房,坐下批阅奏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