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心理阴影30(1 / 2)

这两天山东都指挥使靳荣的心情十分不好。

这不光是因为不久前御史赵圭弹劾他的消息传到了济南,还有今天一大早,就有人向山东布政使司报告了一件大事:

距离济南数十里外的一处驿站走了水!

这件事立刻便将靳荣惊了一惊,虽然具体的情况还没传回,但已经有“不下十人死亡”的消息在济南疯传。

于是晌午正用饭时,在听到儿子与自己犟嘴后,突然爆发的靳荣上去就扇了他两巴掌:

“放肆,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父亲!”

靳安康捂着脸,感受到火辣辣疼痛的他刚准备继续顶嘴,一旁的母亲见状立刻上前拉住了他,随后回头劝丈夫道:

“夫君莫气,康儿他不就是骑马冲进了田里么,再说当时不就赔了钱?

那御史抓着不放也没用,我看圣上都没说什么哩。”

“你不懂。”

靳荣强忍怒气摇了摇头,感慨了两句慈母多败儿后自顾自地离开了后衙,他还得去等消息。

作为正二品的命官,靳荣却与其他同僚不一样,至今都规规矩矩地按照太祖的规定住在都指挥的府衙里。

身为靖难功臣的他如此小心甚微不为别的,就是怕被汉王朱高煦牵连。

作为自永乐大帝起兵时就追随汉王的一员,十余年前在汉王三护卫被撤裁迁往口外后靳荣便觉得自己没了前途。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不光没有因此受到牵连,还受永乐帝赏识升了官,成为了整个山东官职最高的军事领袖。

自那以后,为了报永乐帝之恩,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个人前途,靳荣始终尽职尽责,并与汉王彻底断了联系。

“新君春秋鼎盛,只要老老实实的,我和汉王都还有富贵。”

这是前年永乐帝驾崩后靳荣的第一想法,可任谁都没想到的是,洪熙帝继位不到一年居然也驾崩了!

去年宣德帝登基后,靳荣便知道这下麻烦了。

朱瞻基与他的父亲洪熙帝不同,根基浅薄且在跟随永乐帝北伐时也没立下战功,就算其有“好圣孙”之名,但光靠一个名头可无法让人服气。

朝中大臣们倒还好,慢慢折腾收权便是,可封地距离北京仅仅八百里,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汉王便让朱瞻基有些如芒在背了。

汉王有没有实力造反不重要,但有没有汉王这个人,很重要。

所以当济南地界也开始流传:

“去年洪熙帝驾崩后太子赶往北京时被汉王阻挠。”

这样一条消息,且山东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对之置之不理后,靳荣立马便意识到了不对。

“我与那赵圭无冤无仇,何故以我儿子顽皮的小事弹劾我?

那内阁首辅杨士奇的儿子在江西欺男霸女,为了一点口角就把人活活打死,怎么不见你们这些言官去弹劾他?”

回到府衙后,靳荣坐在椅子上越想越心慌,越想越气愤。

赵圭的弹劾就有如一条勾魂的锁链,正缠绕在他的脖子上越收越紧。

“启禀都指挥使,府衙外有人求见。”

正焦虑间,一个亲信走过来小声在靳荣耳边说了几个字,靳荣闻言奇道:

“周福的儿子怎么跑来我这里了,难道。。。。。。”

也不知为何,听说周光美在府衙外求见自己后,靳荣下意识便觉得驿站走水一事可能与其有关。

思索片刻后,靳荣吩咐道:

“带他进来,小心点,千万别让人看见。”

“是。”

府衙外,今天一大早与吴兴等人会合后就马不停蹄赶往济南的周光美正躲在远处的一栋酒楼里。

遣人与靳荣的属下去联系后,饿了一夜的他正坐在那里用餐,吴兴也在一旁边吃边告诉他昨天发生的事情:

“晚上俺往济南的方向走,找到俺舅此前派来的人后就立马过来了,路上先是遇到王岩,随后抓了几个追杀他们的白莲教妖人,问出了他们大部所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