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计划开始(1 / 2)

汉王府的书房里,汉王正一一介绍此时留下来的人给周光美认识。

刚刚决定先联系旧部后,书房里的大多数人就被朱高煦下令去上值了,此时书房里剩下的都是汉王府核心人员。

周光美依次拜见教授钱常、典仗侯海、左长史钱巽、指挥使王斌。

等轮到那头发花白的老将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时,汉王朱高煦郑重道:

“这位是前左护卫指挥使韦达。”

原来是汉王的老丈人和两个舅子,周光美心下了然,继续抱拳行礼道:

“小子周光美,见过韦指挥使、韦千户、韦百户。”

“光美无需多礼。”

韦达乐呵呵地上前拍了拍周光美的肩膀道:

“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了,周福生了个好儿子啊,看你这体格,堪比王爷年轻的时候了。”

“不敢当。”

周光美闻言眼睛下意识地瞄了一眼朱高煦。

两人都是衣服完全罩不住肌肉的壮汉,朱高煦约有一米九左右,周光美略矮,体格也小了整整一圈。

这就十分恐怖了,周光美称过自己的体重,足足有一百九十斤,那么对面的汉王至少有二百五十斤以上,再加上中年发福的缘故,周光美估计汉王可能有三百斤!

看着对方犹如钢铁浇筑一般的腰腹核心以及充满爆发力的胳膊,周光美只能感叹当年靖难之役里被汉王阵斩的大将们死的不冤。

朱高煦随着老丈人哈哈一笑,欣赏地看了看周光美的胸背后迅速进入了正题:

“你们觉得,靳荣会跟本王造反吗?”

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典仗侯海率先发话道:

“难,他现在可是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官居二品,乃是实打实的朝廷命官。

历史上记载靳荣与汉王相约造反,但是被山东布、按两司察觉,导致其不得发,周光美认为这事纯属子虚乌有。

穿越来明朝后,周光美才发现此时与后世明朝重文轻武的刻板印象完全不一样。

地方上武官跋扈行事的传闻层出不穷,一些地方官甚至要去指挥使的府衙外听候差遣。

甚至可以说这数百个指挥使就是数百个土皇帝。

明朝从重武轻文转向重文轻武,恐怕要等到土木堡之变了。

而靳荣作为山东的最高军事领袖,怎么可能受到布、按两司的制约?

所以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靳荣也和历史上的汉王一样根本就没反,他也在做汉王死他就能活的美梦。

汉王府众人此时在书房里便是要想出如何打醒靳荣的办法。

众人提了几个想法,都觉得不可行,就像此前周光美悟出的道理一样,这世上富贵最难舍。

想到这里的周光美进言道:

“汉王,空口白牙的,咱们去劝也好,利诱也罢,我看都没什么用处,刀没架到脖子上,谁都舍不了富贵,所以咱们得让他自己去想,自己去琢磨。”

朱高煦闻言颔首赞同道:

“光美说的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咱们得用反间计。”

“反间计?”

“不错。”

朱高煦点点头,全程参与了永乐帝造反的他曾经在北平亲眼看到了一场与现在十分相似的事情,于是他说道:

“当年我堂兄遣谢贵为北平都指挥使、张信为都指挥佥事,命他们暗中监视我父皇,张信恰好是父皇的旧部,你们说那时张信想的与此时靳荣心里的想法是不是一样的?”

众人闻言做沉思状,随后点了点头。

朱高煦的堂兄,那便是建文帝了,周光美听到这里也有些疑惑,为何当年建文帝会派永乐帝旧部去监视永乐帝甚至抓捕呢?

是有足够的自信能驱使张信,还是单纯的愚蠢?

朱高煦见众人都点头后继续说道:

“彼时父皇便想了个法子,让张玉、邱福等人以叙旧的名义多次请张信喝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