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汉王反了(1 / 2)

《明史》——天津、青州、沧州、山西诸都督指挥约举城应者,事觉相继诛,凡六百四十余人。

宣德元年,正月。

汉王要反了。

这是如今大明朝上至诸臣下至百姓,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去年洪熙皇帝驾崩后汉王曾阻挠太子,也就是当今宣德皇帝去北京奔丧。

虽然无凭无据,但这个消息就这么有鼻子有眼的在大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土地上传开了。

汉王到底反没反?

这个问题就连灵魂来自数百年后的周光美都不知道,后世诸多专家学者也为此有争论。

郑成功的老师,明朝人钱谦益也认为汉王造反一事存疑。

周光美自认为自己肯定不如专家们,但他知道有人已经帮汉王把造反时间都订好了,就在今年八月。

“亲叔叔不让侄子给他爹奔丧,这是要争家产哩!”

周光美与表弟从姑姑家骑马回益都县时,一路上听到的都是这样的传闻。

太宗皇帝攻入京城的光景还不到三十年,大多亲历者都还活着。

既然当年太宗能夺了自己侄子的江山,那么如今汉王要夺自己侄子的江山,这样的逻辑似乎也成立?

“成立个屁!”

周光美内心暗骂一声,他才不想理这些八卦的百姓,但是他身后的表弟年轻气盛,此时却是忍不住了。

“休要胡说八道,早在永乐年间汉王三护卫就被削去了两个,五六千人造个鸟反?”

“嘿嘿。”

靠在一堵墙上,身着一身粗布短褐的中年男子被表弟怒斥后也不气恼。

只见他先是摸了摸晌午吃完饭后须子上粘的油渍,最后斜着眼往上侧瞄骑着马的大胡子男子,也就是周光美的表弟吴兴道:

“瞧你这身打扮也是个军户,怎么这番没见识?

嘿,要说着其他人确实没本事靠一卫人马造反,可这是汉王哩。”

“就是就是。”

中年男子的话音刚落,墙萌下的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一头发花白的老汉更是操着味道浓重的方言不屑道:

“小子贼没见识,想当年汉王跟着永乐爷起兵时一战就阵斩了好几个大将,好几次永乐爷的命都是汉王救的呢,说道打仗,汉王是——”

老汉说着伸出大拇指:

“这个!”

吴兴闻言气得满脸的大胡子都颤抖了,脾气有些暴躁的他一边往外拿鞭子一边嚷嚷起来:

“奶奶的,你懂打仗还是俺懂,俺舅舅是青州左卫指挥使,俺是——”

然而就在他话刚说到一半时,持鞭的手却被身边的周光美一把摁了下去。

普通百姓在光天化日下讨论造反的事情,当地的官吏都不阻止,他吴兴狗拿耗子干啥?

周光美横了表弟一眼,嘴角却扯出一丝笑容道:

“那诸位是支持汉王,还是支持宣德爷啊?”

气氛瞬间凝固,众人这才发现相比那满脸胡子的军汉,眼前这身材雄壮的英俊后生更难对付。

正月难得的好太阳原本晒得人暖洋洋的,周围的人此时却在周光美的注视下感受到了丝丝寒意。

“这是朱家的家事哩,关我们什么事!”

到底还是年纪大的拎得清,那老汉丢下这么一句话后当即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回家了,其他人也缩着头纷纷散去。

没错,说到底汉王到底造反不造反这都是朱家的事,跟百姓以及周光美有什么关系?

大家只要各司其职、各安其事,听着朝廷的命令到时候该出粮的出粮,该出力的出力,只等把叛逆者扯下马,再狠狠往其身上踏上一万只脚就好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跟朝廷是一边的。

吓走了一干百姓后,周光美与表弟继续赶路。

在他们走后不久,早前隐匿在不远处巷子里一直尾随周光美的骑士也悄悄跟了上去。

经过昌乐县,周光美与表弟很快就到了青州左卫所在的益都县。

可要到家门口时,周光美并不急着进去,而是带着表弟在附近慢悠悠转了一圈。

时不时有认识的人与周光美打招呼,他皆笑着一一抱拳回礼,并大声介绍表弟给他们认识。

等转完一圈,周光美在他家斜对面不远的一处煎饼摊前下了马。

晌午未过,煎饼摊前却空落落的,见周光美兄弟俩朝这边走,那小贩当即堆起了笑脸:

“客、客官,来个饼?”

周光美对刚来不久的小贩笑笑:

“从姑父家回来,午饭还未用,先给我来五张煎饼垫垫饥,表弟你吃吗?”

吴兴先是缕了一把自己的大胡子,随后拍拍肚子道:

“成,给我也来五张。”

“好咧!”

摊子上的饼不够,小贩当即开始再摊,此时虽然是明朝,但煎饼的模样以及流程和后世已经大差不差了。

只见那小贩先往炉子里添了点柴,随后把小麦粉与黄豆粉搅和在一起的面糊摊在煎饼鏊子上。

也不知是手生还是其他什么缘故,“咕噜咕噜”几下后,那小贩便只得再舀一勺面糊去补救那张厚度不一甚至还有孔的煎饼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