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赵王赵丹49(1 / 2)

“三十人……”

赵傒点了点头,“三十人也不多不少,也算够用。”

“你且看一遍本封君写的章程,有疑惑之处可直接本封君!”

“喏!”

墨琦当即坐在桌案之前,仔细的看着纸上的内容,随着深入的观看,他的眉头也皱得越来越深。

片刻,他抬起头看向赵傒,“这纸张上所写的长安二字,便是国安君的封地?”

“没错。”

其实自己的那片封地是没有名字的,不过是一个乡聚,也没有多少人家。至于长安这个名字,说起来也是自己另一个侄儿以后的封君名。

没错,正是长安君成蟜!

成蟜被封为长安君,而封地便在后世的长安之地,故而那片地方便被称为长安,甚至沿用了几千年的时间。

赵傒觉得长安之名寓意也挺不错,故而便拿来用了。

墨琦仔细看了一下纸张上的内容,然后略微思考了片刻,说道:“若是在钱财充足的情况下,属下可在这长安之地快速修建一座工坊,大概需要七日的时间。”

“钱财方面不必担忧!”

赵傒最不担心的便是钱财,“那你先仔细思考一下,有没有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你一并提出,本封君也好为你解决。”

听到赵傒的话,墨琦再次低下头来看向纸张上出现的内容。

而一旁的赵傒也不着急。

却见墨琦看了一会儿纸张上的内容,然后又闭眸沉思,拿起桌案之上的茶饮了一口,随即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看着手中的茶,不禁问上方的赵傒。

“敢问国安君,这是何等汤水,喝起来味道为何如此的奇特?”

“我称其为茶,是用荆芥泡制的。”

更像是一种凉茶,喝起来有种荆芥的爽透感,是赵傒用特殊的方法制作而成的。

毕竟此时还没有茶叶,不,虽然有茶这种树,不过还没有被制作成茶叶。

听到国安君的回答,墨琦又多喝了两口,不禁赞叹道:“在这炎热的夏日,喝上这种茶水倒也让人身心舒畅。”

放下了手中的茶,然后墨琦再次说道:

“如下对于纸张上所写的内容并没有疑惑之处,或许只有等到实地建造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

“说的也是。”

赵傒点头,然后便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尽快回去准备动工,长安之地皆是本封君的封地,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喏!”

听到这里,墨琦当即恭敬的一礼,然后缓缓的走出了厅堂。

等到墨琦离去之后,一旁的平儿不禁走到近前,“公子是打算在封地之中建造工坊吗?”

“没错,接到工坊来制造纸张,未来有许多事情都需要钱财,而这二十张便能为我赚取大量的钱财!”

平儿的目光看向了桌案之上的纸张,聪慧的她也能看出纸张所带来的价值。

“如此的话,公子却也行那商贾之道了!”

平儿不禁说道。

听到平儿的话,赵傒也没有多想,毕竟在此时的秦国来说,商贾本来就是低贱之人,行商贾之道本就被世人所不齿,即使是平儿也是如此看待的。

“此时还为时尚早,等未来你自然会见到商贾之道带来的威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