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嬴政改造计划初见成果41(1 / 2)

木之道,却在这不经意之间被他所领悟!

这是让赵傒意想不到的地方,之前他费心费力的去感悟木之道,却没有成功,没想到此时此刻,却轻而易举的感悟到了木之道。

“或许是因为生命之道的缘故……”

赵傒心中不禁猜测道,因为生命之道和木之道有着些许联系,或许在感悟木之道的时候,生命之道会帮助自己更快的去感悟。

他又想到了自己之前领悟的灵韵之道,自己在感悟一个道之前,往往是通过身旁的事物去观察,仔细体悟一个事物所蕴含的灵韵。

而灵韵之道似乎也能在这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些帮助!

这才是让赵傒感到高兴的地方。

心中在思考着的赵傒,抬头看向了一旁的嬴政,却发现嬴政正在看着自己,于是疑惑的问道:

“怎么了?”

随即嬴政指了指远方渐行渐远的士卒,以及参徭役的百姓,随即疑惑地问道:

“叔父,那些百姓参加摇椅,还需要自己携带衣物、粮食和钱财吗?”

“应该是吧!”

赵傒也不甚了解,“对于这方面,应当是秦法之中有所记载,我不喜读书,更不喜阅读秦法,所以你问错人了。”

听到赵傒的回答,嬴政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

而回答了嬴政疑惑的赵傒,也不禁陷入了沉思。

秦法严苛,这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在某些方面上来看,秦国的律法与后世那个时代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秦法的严苛也并不全是抹黑。

就比如嬴政的疑惑,疑惑,那些参加徭役的普通百姓还需要自己携带粮食、衣物、钱财,这就体现了封建王朝对普通百姓的压榨。

所谓的徭役,就是封建朝廷在施行大型工程时,征召百姓为他们免费干活。

当然,若是那种利国利民的、修桥铺路的工程,这便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一些上位者是为了一己私欲,贪图宫室之美,大兴土木,征召百姓为自己免费修建宫殿。

所以徭役在这个时代,就是普通百姓的义务工作。

而在秦国之中,这种现象更甚!

秦国行法家之道,国家的运转皆以战争为中心。

比如后面的修建驰道、修建长城,都是以这种形式征召百姓。

“老丈可否要吃一些……”

看到一旁的老者站在原地,赵傒不禁问道。

“不了,再来的时候我已经吃了早饭,此时还不饿。”

老者拒绝了赵傒的好意,赵傒见此也不再多说。

嬴政和赵傒两人吃过午饭之后,便再次走进了田地之中,继续忙着之前尚未干完的农活。

有始有终、坚持不懈是一个好品德,更何况是在嬴政的面前,赵傒可不能还不及自己的侄儿。

将眼前天地之中的杂草清除干净之后,也不过是申时初,两人腰酸背痛地告别了不停感谢自己的老者,然后沿着田埂继续向前走去。

他们并没有急着返回咸阳城,看着田埂两旁的田地,此时此刻才感受到耕田的不易。

“这一天下来,你感觉如何?”

赵傒看着一旁脸上尽是疲惫之色的嬴政,如此询问道。

“百姓不易……”

说到此处,嬴政又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徭役,他微微皱眉,“……我秦国之律法,似乎有不妥之处……”

“何以见得?”

赵傒不禁认真的看了嬴政几眼,不过语气之中仍然表现得轻松无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