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包装”43(1 / 2)

“从西原的角度考虑,若是想要保证警方不会怀疑到他,就必须要做到三点。”

“一是切断凶器与他的联系。”

“二是切断死者与他的联系。”

“三是需要在警方判断出的死者遇害时间里有不在场证明。”

秋川空介对比了自己手中的绳子,与死者脖子上面的勒痕。

确定了这条绳子便是致使面前的死者被勒死的凶器。

因为秋川空介断定了西原浩一并非临时起意,

所以西原浩一不可能在凶器上面留有破绽。

其次是他与死者的联系。

这个死掉的倒霉蛋与西原浩一的关系无非两种情况。

要么关系十分恶劣,要么就是完全没有一丁点联系。

前者的情况警方只需要调查死者的人际关系,便会怀疑到西原浩一。

所以秋川空介更倾向于后者。

至于最后的一点。

秋川空介通过观察死者,同样做出了判断——

那就是,西原浩一想要借着登台的这段时间,

让现场超过1800名的观众与工作人员,为他创造出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辨明了西原浩一的嫁祸手法之后。

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其一一推翻。

然后将其“包装”成崭新的礼品,重新送还给西原浩一。

秋川空介发现。

死者身上并没有出现尸僵,甚至连尸斑都没有出现。

帝国剧院靠着中央空调时刻维持着舒适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之下,尸体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尸斑。

因而死者的死亡时间肯定是在半小时以内。

秋川空介还发现死者的头上有着新增的肿胀与裂口。

加之明明遭受到了绞杀,但是死者的十指却是没有擦伤。

秋川空介因此判断出死者应该同样是头部遭受了重击而昏迷,

随后在西原浩一敲昏自己后,被用麻绳在昏迷状态勒死。

“西原登台演出是在第四幕,而我被人叫到洗衣房的时间是第二幕的中途。”

“考虑到西原在第三幕的中途就要开始与现场的工作人员碰面。”

“那也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大约半小时之后,西原便会具有不在场证明。”

“这个时候,他肯定会随便编造理由将人派来洗衣房,来发现死者。”

“反过来说,在他登台之前,我是安全的。”

在秋川空介看来,西原浩一的作案手法相当粗糙。

除了勒痕与为自己安排的行凶姿势不符之外。

还有一点就是,他担心自己被敲得太狠直到被警察发现都醒不过来,

所以攻击自己的力度把握得并不算好。

就导致自己醒得很早,

也就令得自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做接下来的事情。

秋川空介拿出了此前板仓美咲交给自己的小包。

这个包里面装着漱口水,湿巾还有剧本之类的东西。

秋川空介用湿巾仔细地擦掉了死者脖颈勒痕处残余的麻绳纤维。

并且将作为凶器的麻绳塞进了自己的衣服里。

至于为什么秋川空介不担心麻绳上面的鲜血,沾到自己的衣服上面。

那是因为实际上秋川空介的衣服上面,在他醒来的时候,就已经沾上了死者的鲜血。

这不必多说,自然是西原浩一的手笔。

沾有死者鲜血的衣服与凶器无异,关键这学生制服整个帝国剧场只有自己会穿。

西原浩一肯定是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故意让自己的衣服蹭上了死者的鲜血。

反正后面也要一起处理,秋川空介也就不在意麻绳上面的那点鲜血了。

秋川空介又从自己包里面拿出了舞台剧的剧本,

借由剧本的纸页,切割了死者的十指指尖。

做完这些之后,秋川空介在检查死者口腔的内部的时候,突然又有了额外的发现。

死者口腔里面有着相当多的鲜血。

秋川空介倾斜死者的脑袋,把他嘴巴里面的鲜血倒了出来。

然后秋川空介发现,死者的舌头上有着很大的伤口。

同时死者口腔内部的肌肉还有着收缩与痉挛反应的痕迹。

这说明,死者是在活着的时候舌头受到了伤害。

返回